供 水
【综述】 2014年,佛山市水务局加快供水资源整合,加强供水水质监督检查,推进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确保城镇供水安全。
全市有供水龙头企业 3家,其中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禅城、高明和三水区 3个区域的供水服务,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原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南海区的供水服务,顺德水业控股有限公司负责顺德区的供水服务。有 1间采用“活性炭 +浸没式超滤膜”深度水处理工艺的优质水厂(佛山新城优质水厂,规模为 0.5万立方米 /日),其余城乡自来水厂均是采用常规净水工艺。有国家级水质监测站 1个,省级监测站 2个,均具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出厂水 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并通过计量认证;区级的供水企业均具备超过 42项指标的检测能力。至 2014年底,全市共有水厂 40间,供水管道约 9296公里(管径 75毫米以上),总设计供水规模约 534万吨 /日。年度售水量 12.24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 5.43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 4.79亿立方米;日均供水量约 370万吨,人均生活用水 226升 /日·人。城镇供水水源保证率、自来水普及率为100%。
【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 2014年,佛山市水务局推进城乡供水资源整合和农村供水设施建设改造工作,提升安全供水保障能力。禅城区完成石湾镇街道鄱阳村委会、张槎街道海口海五经济社 20公里供水管网改造工程,1420户农村居民实现抄表到户。南海区完成南海新桂城水厂(供水规模 38万吨 /日)的整体迁建工程,关停原桂城水厂并撤消取水口及一级水源保护区,实施平胜村供水改造工程,关停村级水厂——平胜水厂,由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统筹供水,彻底解决该片区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高明区关停富湾水厂和高明监狱水厂,由高明水厂统筹供水,进一步改善富湾的供水水质和确保供水安全。
【水质月度公告制度】 2014年,佛山市水务局继续对 12间主要水厂的出厂水和管网水的 42项水质常规指标进行检测,并实行月度公布 42项、年度公布 106项水质检测数据。2014年实施水质月度公告监测的水厂监测指标合格率为100%。
(刘 勇)
【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佛山水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佛山水业”)实现供水量 4.76亿立方米,污水计费量 2.8亿立方米,并获得“广东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
佛山水业在供水方面不断加强安全优质供水,供水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供水水质稳定达标,全年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为99.98%、出厂水合格率为100%。多次对水源保护区取水口上下游进行全方位巡查,开展“北江寻源”水源考察活动,完成原水和管网水在线监测项目设置的调研论证工作,并制订《佛山水业集团原水、管网水在线监测系统 2014~ 2016年建设规划》。启动优质水厂临时迁建工程、高明水厂扩建工程的前期工作,全年完成供水技改项目 83项。为保障管网系统安全运行,全年新建及改造 DN50以上管网 124公里。
在污水处理方面,污水处理排放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出水水质合格率为100%。完成污水技改项目 16项,保障安全生产和出水水质达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各污水厂全年共接受佛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 28次,12项基本控制项目监测结果合格。佛山水业与禅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签订了东鄱、沙岗污水厂富余规模回购协议、南庄污水厂的特许权补充协议。
在客户服务方面,不断创新服务形式,相继推出官方微信、网上支付水费、服务进千家等创新服务,带给市民更快捷方便的服务体验。2014年顾客满意度调查取得 81.46分,实现连续三年提升。在 2014年“佛山口碑榜”评选活动中,佛山水业被评为四家“市民满意窗口单位”之一。
在业务拓展方面,结合自身的优势和产业环境,谋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努力延伸产业链。5月,中标禅城区污泥处理处置 BOT项目,取得禅城区污泥处理处置 BOT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此外,开拓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在三水、高明两区成功中标 17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日污水处理规模达 530立方米。
在科技创新方面,全年共组织申报国家、省、市、区科研项目 9项,获批 5项,获科研经费 81万元。推动技术革新、工艺优化,MOSA污泥源减量项目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石湾取水口迁移二阶段技改和石塘水厂送水泵房水泵节能改造等重点项目的投入使用有效满足了生产需要。针对生产实际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如“改性石英砂过滤”试验研究、“污泥前端减量和后端深度脱水减容的一体化工艺研究”等项目取得进展。此外,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并于 2014年 8月 29日顺利通过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专家组的验收,整个能源体系运行可靠有效,符合标准要求。
(全秋娜)
供 电
【综述】 2014年,佛山供电局围绕“简政放权、管理创新、技术进步”的工作思路,推进安全风险体系建设,强化经营管理,提升队伍素质,服务佛山经济社会建设,供电负荷突破 1000万千瓦,同比上升5.39%,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复审达到四星水平,获评广东省法治文化示范单位和 2014年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满意企业,获全国供电可靠性 A级(金牌)企业殊荣,可靠性管理评价名列全国第一。
【电力供应】 2014年,佛山市放开用电,供电量 55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05%;售电量 532.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47%;最高负荷 1005.3万千瓦,同比增长5.39%。2014年,佛山全口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1.27小时,同比减少13.61%,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0.41小时,同比减少21.15%。佛山供电局建立政企联动经营分析机制,主动靠前收集经济运行数据,全力做好电力供应。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中,第一产业 12.89亿千瓦时,第二产业 412.48亿千瓦时,第三产业 71.79亿千瓦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9.8%、7.12%、2.9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总电量比重分别为2.29%、73.12%、12.73%;工业电量 406.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01%;非工业电量 157.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工业和非工业所占总电量比重分别是72.04%、27.96%;居民用电量 66.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8%。
【电力安全生产】 2014年,佛山供电局优化电网、设备、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四大风险管控脉络,形成统一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事故应急)—回顾改进”安全生产风险闭环管控机制。建立安全区代表“定点清扫”、团队互助共建机制,系统管控风险;开展设备隐患专项整治,构建“运行班组+专业班组+专家团队”运作模式,应用关键参数趋势分析法,发现和处理潜伏性设备隐患 284项;自主研发配网故障智能诊断系统,搭建“调度+抢修+营销联动”集成平台,实现故障点及停电影响快速诊断;异地备用调度系统顺利投运,500千伏变电站全部集中监视。全年完成广东省西电东送大通道故障等应急演练 71次;开展全局防风防汛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对 1024户重要三防用户、100个防风防汛隐患点、114个跨河地段进行全面检查。全年化解主网 V级以上风险 64项,防控配网 V级以上风险 92项;成功应对“3·30”“威马逊”“海鸥”等自然灾害袭击,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没有发生误操作事件,四级及以上事件同比下降33%,获南方电网公司“抗击超强台风‘威马逊’抢修复电先进集体”称号,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复审获评 92分,走在南方电网公司前列。
【电网发展】 2014年,佛山供电局强化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衔接,结合佛山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开展佛山电网“十二五”滚动规划修编工作,优质完成佛山供电局 2014年度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项目库修编。与佛山五区政府签订 2014年电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饱和网架规划等 2项成果纳入佛山城市总体规划;关注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完成顺德新城等 5项专项规划并纳入政府备案。建立标准配网综合项目库,完成配电房等 4类项目的标准化试点建设。抓实电网建设质量,在南方电网范围内率先编制电网基建工程样板点建设规范、5S评价手册,并全面推广应用。按照标准设计、标准配送、标准施工、标准验收的原则,在 220千伏永丰变电站等变电站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整理形成标准化建设 “一点一册”成果推广应用。跨区域电网建设物流配送平台投入使用,完成 136项配网工程物资的标准化配送工作。
2014年,佛山电网累计完成投资 22.83亿元,投产 500千伏糯扎渡 II期(佛山段)等 16项工程,完成配网工程 997项;新增变电容量4615MVA,线路长度 128公里。110千伏东华变电站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10千伏桃业线等 2项工程获南方电网公司优质工程奖。
【供电服务】 2014年,佛山供电局完善客户全方位服务体系建设,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加快客户需求传递,以“专项工作组”为补充,加强客户服务协同,以“多维度考评”为抓手,做实客户服务评价。抓业扩报装专项治理、低电压整治、深化落实强化客户全方位服务“三项机制”(客户全方位服务体系中的需求传递、服务协同和服务评价机制)措施,推动客户全方位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有效落地。全力做好重大项目供电服务,配合完成贵广铁路 220千伏双铁变电站验收送电。开展客户安全用电专项整治,重要用户“两率”(供电电源和自备应急电源配置合格率)达 70%以上。2014年,专项解决业扩报装受限问题 36项、低电压问题 197项,客户重点关注的供电能力和质量诉求得到有效解决。获“2014年全国电力行业用户满意企业”,第三方客户满意度为 88分,排名全省第二,在广东省十个公共服务行业满意度调查获 84.29分,稳居全市公共服务行业第一。
【绿色节能】 2014年,佛山供电局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对内通过实施电网改造、加强运行管理等措施推动节能降损;对外通过深化优质服务,普及节电知识、推动客户实施节能项目改造。全年完成节约电量 2.01亿千瓦时,节约电力 4.25万千瓦。推广电动汽车应用,配合市发改局对经营性充电设施认定条件进行研究,制定佛山市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的认定方法,明确充电设施优惠电价政策的适用范围及准入条件,对佛山市属于经营性的充电设施执行大工业电价,并免收基本电费;向有关单位介绍用电报装流程、资料要求、电价政策、注意事项等,为充电设施用电报装业务提供全过程跟踪服务;加强对高明区已投运的 18条充电桩进行运营管理、维护,完善运营机制,为高明区在运的纯电动汽车提供高质量、便捷可靠的充电服务。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光伏发电项目,通过设立光伏专窗、细化管理规定、设立绿色服务通道,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高效、便捷的并网服务。2014年受理 17个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运行,总并网容量达 129.5兆瓦,累积绿色能源的光伏发电量达 5609万千瓦时,上网电量 711万千瓦时。
【电网技术】 2014年,佛山供电局与电力系统内科研单位加强变电站驾驶舱、东澳岛微网等科研项目合作交流,“863”项目“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深化电网经济运行平台 13个模块投入应用。设立 2个专家工作室、13个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室,“输电线路多轴飞行器研发与深度应用”获南方电网公司 2014年优秀职工技术革新成果二等奖和最具推广价值成果奖。至年底,佛山供电局累计获专利授权 110项,成为南方电网公司唯一入选全国首批“两化”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贯标试点单位。
(赵 岚)
供 气
【综述】 2014年,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三水区液化石油气全年销量约 16万吨,天然气全年销量 8.93亿立方米。天然气居民用气价格保持为 3.65元 /立方米。
天然气管道。2014年,佛山市天然气管道快速增长,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三水区的城镇天然气管道总长度约 2300公里,其中市政管道约 1200公里,中压支管及庭院管道 1000公里,佛山市高压输配系统管道 100多公里。2014年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三水区共有投产使用的天然气长输管道 58公里,其中禅城区 9.36公里,南海区 3.64公里,三水区 45公里。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 3家,分别是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广东省天然气高压管网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高明区有尚未建成投产的天然气长输管道约 30公里。
汽车加气站。2014年,佛山市汽车加气站建设提速,新增汽车加气站 6座,全市总投产使用汽车加气站22座,其中 LNG加气站 4座,CNG加气站 3座,L-CNG加气站 15座。包括:魁奇路加气站、同济东加气站、南庄加气站、镇安污水厂加气站、城北天然气加气站、大桥天然气加气站、佛罗路临时加气站、张槎临时加气站、中石化佛西加油加气站、三山 L-CNG加气站、大沥加气站、狮山(桃园)加气站、西樵加气站、顺风天然气加气站、奇力士加油加气站、兴顺天然气加气站、均安加油加气站、新协力加气站、高明荷城 L-CNG加气站、高明群力加油加气站、云东海加气站、运发汽车加气站。在建加气站 5座。
瓶装液化石油气。2014年,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三水区燃气经营企业 16家,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 140多个。
【城市供气安全生产】 2014年,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三水区燃气经营企业未发生人员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开展城镇燃气管道保护治理年活动,消除违章占压管道隐患、安全间距不足隐患、城镇燃气管道与市政公用管线交叉穿越隐患、城镇燃气管道质量隐患等隐患 252处;组织排查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 231处。佛山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佛山市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设置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建立全市燃气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视频监控重点对全市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实施远程监控,明确各区燃气执法管理部门应建立燃气执法队伍,开展经常性执法活动。
(何启松)
【佛山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随着中石油西气供应量渐增、中海油海气合同落实,佛山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气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保供压力及采购成本均有所降低,解决了中石油核定西气气量远低于合同量的问题。2014年,该公司供应天然气 10.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9 %;销售液化石油气 1.89万吨,同比减少33%。实现销售总收入 38.7亿元, 同比增长10%。
市场拓展。2014年,佛山市燃气公司新增工业用户 146户、商业用户 212户、居民用户 5.9万户、出租车用户391 台,双燃料出租车 455台。该公司密切配合政府环境治理工作,推进陶瓷、金属加工、铝型材、玻璃等行业的天然气置换。禅城、顺德、三水、高明、高要公司共签约“煤改气”用户 157户,签约用气量115万立方米 /天;已通气 56户,用气量 20万立方米 /天。该公司与广东新协力集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经过竞投成功取得顺德区天然气汽车加气站项目经营权,合资设立了由该司控股的佛山市华顺力汽车能源有限公司。
工程建设。2014年,佛山市燃气公司完成天然气高压管网三期工程初步设计及专家评审,以及顺德区天然气利用二期工程、高明区天然气利用二期工程的立项工作。建成燃气市政管 203公里,完成楼栋室内管安装 6.7万户。重点工程包括:禅城区西西线(S363)南庄段樵乐路市政管、三水区南山镇漫江大道市政管、高要市政管第三阶段等。抓紧汽车加气站改造及新建工程建设。完成同济东、魁奇西汽车加气站的升级改造工程,推进禅西大道汽车加气站、三水锦江汽车加气站、更合汽车加气站建设。
安全与运行。2014年,佛山市燃气公司全年无死亡、重大人身伤害、火灾、重大设备设施事故及重大质量事故。在安全运行方面该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创建并全面试行站网建设与安全运行标准体系。该体系覆盖了公司生产的所有环节,统一了各公司业务流程和标准。二是加强燃气管道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保护。共排查发现埋地管网隐患 79处,已排查治理 71处。与公安部门开展联防,成功处理多起可能引起管道破坏的事件。三是开展用户“一级隐患整治特攻行动”。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安检发现一级隐患 12548处,完成整改 12033处,整改率为96%。四是全面开展燃气安全公益宣传。整合电视、电台、报纸、网络、公交车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充分考虑了不同受众的特点,其覆盖面、渗透性,以及投入的费用均超过往年。
信息化。推进管网三大系统GIS、SCADA、GPS深度应用,促进系统和业务的进一步融合。完成公控(佛燃)ERP系统建设,启动公司独立部署 ERP系统建设工作。完成 TCIS3.0客户系统建设并与 “96717”系统纵向集成,完成集团云计算平台建设的方案确认和测试工作。
客户服务。完成客户服务呼叫中心系统“96717”建设,并与客户服务管理系统(TCIS3.0)全面对接。全面推行《管道气业务客户服务标准与规范》《客户服务考核办法与配套制度》,规范和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网上营业厅功能,开通支付宝、财付通、电信翼支付等渠道的缴费功能,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气费支付途径。同时,利用微信、QQ、佛山市民网、佛山之窗等平台,拓宽用户查询、咨询业务的渠道。
(钟育政)
国土资源管理
【土地规划】 2014年,佛山市完成《佛山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 2015年)》编制工作。合理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参照省的做法将指标分解至各区;有保有压,确保重点项目用地;对用地计划指标使用情况进行公示。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组织编制了《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3号线 TOD研究》和《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 TOD综合开发》,通过 TOD发展模式, 创建“轨道 +物业”综合开发体系框架,带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发展。
【耕地保护】 2014年,佛山市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并完成 2012年度高标田建设验收。佛山市2012年度高标田建设任务为 3200公顷(规定验收时间为 2014年 6月底),实际建设总规模为 6133公顷,发放竣工验收意见函 3440公顷,超额完成 240公顷。省国土厅因此奖励佛山市 30公顷用地计划指标。
佛山市进一步完善基本农田保护补贴机制。建立全国首创的基本农田补贴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补贴标准,完善基本农田补贴模式理论。
【地籍管理】 2014年,佛山市完成 2013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及城镇地籍调查成果上报工作。开展 2013年度城镇土地利用强度调查,并按要求完成土地利用强度调查、数据汇总及典型城镇土地利用分析报告的撰写及上报工作。公布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做好不动产登记的调研、培训等前期工作。全力推进地理国情普查,实现全面普查目标。
【土地利用】 2014年,佛山市国土规划局通过提高用地报批质量、清理整顿等多途径,保障用地计划指标供应。
用地报批。完善用地报批批次要求,实现一年固定批次数,启用金土工程系统开展用地报批工作,加快用地报批审查速度,确保项目用地需求。获广东省政府批复项目 60宗,批准用地总面积为 635.34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 422.3公顷。“三旧”(旧城区、旧村庄、旧厂房)改造方面,上报广东省国土厅集体建设用地转国有审批有 7宗,审批面积 20.57公顷;上报广东省国土厅、住建厅完善历史用地手续审批 2宗,审批面积 12.51公顷。
批准而未供应的土地清理整顿。经清理整顿,2009~ 2013年,佛山市共获国务院、广东省政府批准用地 5159.42公顷,其中城市分批次用地 3203.55公顷(不含顺德区),单独选址用地 1955.96公顷;共供应土地 3578.9公顷,总体供地率为69.37%,其中城市分批次用地供地率为58.79%,单独选址用地供地率为86.86%,达到国土资源部和土地督察局供地率不低于 60%的要求。
征地留用地的落实机制完善。经初步摸查,佛山尚有留用地欠账约 2840公顷。制定下发《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关于加快推进用地报批工作的通知》,建立留用地解决与只转不征用地报批相挂钩的机制,明确村集体有征地留用地未解决的,区政府申请办理该村集体范围内的只转不征用地报批时,须先解决留用地的报批,从而确保征地留用地得到落实。指导探索实施征地留用地货币抵顶实现方式。
征地公告工作规范开展。下发《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委托区人民政府开展征地公告相关工作的通知》,委托各区制作发布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明确由各区人民政府作为征地公告等征地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规范征地公告形式、内容和时限要求。下发《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关于规范征地公告的通知》,明确征地公告相关工作要求,并提供《征地及补偿安置方案公告(范本)》,规范征地公告内容形式。
【土地市场】 2014年,佛山市严格落实宏观调控措施,确保土地市场平稳运行。一是加大用地推出力度,实现用地明显增加。二是适当调整供地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均衡。三是防范地价异常波动。四是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供地,满足安居工程用地需求。
做好土地供应,保障经济发展。科学编制佛山市 2014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2014年计划供应土地 1670.22公顷,其中住宅用地计划供应 405.97公顷,确保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总量高于前两年年均实际供应量。
加强批后监管,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一是依托“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做好土地供应的动态监测监管。二是抓好闲置土地调查处置。三是做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拟定《佛山市农村住房用地抵押流转总体方案》,待省政府批复。
【矿产管理】 2014年,佛山市参与应检矿山 17个,实际检查矿山 17个,年检率100%。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组织开展了 2014年矿产资源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联合市安监、公安等部门进行实地检查。出台《进一步完善采矿权会审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地灾防治】 2014年,佛山市共发生和处置地质灾害灾情 2起,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全年共投入治理经费2080万元,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 26处。出台 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隐患点搬迁治理方案,指导开展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监测预警系统项目组对全市重要监测点进行了 2066人次的专业巡查监测。全年累计发布三级预报预警 8次,四级预报预警 35次。严格落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和《佛山市矿业权设置方案(2011~2015)》,开展矿山安全专项联合检查行动 2项。公布实施《佛山市 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组织编制《佛山市国土规划局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报告》。6月 20日,全省推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现场会在佛山召开,省国土资源厅向全省各地市现场推广佛山经验。建成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并开展了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演练,检验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运行效果。
【测绘管理】 2014年,佛山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完成佛山市地理全面普查目标。积极推动数字区(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完善佛山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进行“天地图·佛山”运行维护,对全市公益类及重要商业类兴趣点进行采集更新。
推动国土规划信息化建设工作。完成廉政风险科技防控平台建设,配置国土资源业务 11项、27个重点防控内容;该平台于 2014年 5月上线,至年底,国土、规划业务共办理事项 49402宗,其中嵌入防控规则的业务 7005宗,触犯防控规则的有 92宗。完成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任务,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电子政务系统均纳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佛山分厅,提供所有审批事项(53项)的网上申报。
及时完成国土资源信息化运行维护与交换任务。完成佛山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与省国土资源厅“土地登记信息监管系统”对接交换与存量土地登记数据导出上报工作;完成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相关查询、预冻结和数据交换工作,满足市法院查控网需求;完成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与省厅用地报批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全市用地报批业务镇(街)—区—市—省的全流程电子化报批;完成全市统一基准地价软件平台的升级改造,实现全市基准地价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应用。
【土地执法监察】 2014年,佛山市加强土地执法监察措施,有力地保护土地资源并促进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对填报的 2013年度的 625宗违法用地全部进行处理,其中:510宗非立案处理,立案 115宗;查处 115宗,结案 115宗,立案率、查处率、结案率、履行职责到位率均为100%。立案案件全部作出行政处罚,申请强制执行 84宗,罚款 745.35万元;依法决定拆除违法建(构)筑物 14.58万平方米。
打击国土资源突出违法行为。2014年,佛山市(不含顺德区)通过动态巡查上报案件 134宗,涉及面积40.77公顷,挽回经济损失 103万元。其中立案的 48宗,结案 45宗;已经制止土地违法 131宗,禅城区有 3宗无法制止的,都作立案处理。
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佛山市纳入清理整治的高尔夫球场共 8个(不含顺德区),按照清理整治类型划分,撤销类 1个,整改类 7个。
(许 伟)
城乡规划管理
【综述】 2014 年,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按照广东省国土厅、住建厅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结合佛山实际,围绕新型城镇化,继续深入推进“强中心”建设,引导节约集约用地,稳步推进城市升级,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深入探索制度改革,努力建设生态城市。
【城乡规划编制】 2014 年1 月,佛山市国土规划局将《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报省政府审查,并由 省政府转呈国务院审批。完成市级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 年)编制工作。启动《佛山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工作。
组织开展城市中轴线规划设计工作,在中轴线城市设计的基础上,完成南、北两个区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将规划成果上报市政府。中轴线建设实施工作部署的27 个项目稳步推进前期工作,并进一步细化落实实施方案。在前期完成《佛山仁寿寺重建项目工作方案》和《佛山市仁寿寺及周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市国土规划局牵头并会同建设单位组织开展项目审批和实施建设工作,项目于 2014年 2 月25 日举行施工奠基仪式。完成组织梁园改造提升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工作,提出梁园保护与提升周边传统风貌特色的规划对策和规划设计方案,并交由禅城区政府推进建设实施。推进禅桂中心区沿街景观整治。组织编制综合整治规划,整治道路39 条,整治范围合计147.5 公里。制定《佛山市禅桂中心区沿街建筑景观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完成禅桂中心区56 公里沿街建筑景观综合整治验收工作。
组织编制《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3 号线TOD 研究》和《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 综合开发》,通过TOD 发展模式,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和土地配置模式,创建“轨道 +物业”综合开发体系框架,带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发展,促进和引导多中心城市结构,提升和优化城市总体空间格局。《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 号线TOD 研究》部分成果完成专家评审,《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周边TOD 规划研究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珠三角城际7 个站点和城市轨道2 号线3 个站点的TOD 综合开发规划初步方案。
完成《佛山建设低碳城市规划》《东平水道规划研究与控制图则》等项目的编制工作。完成《公共设施配套标准研究》《佛山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强度分区规划研究》专家评审,重点关注区域绿地及水系保护、环境容量控制、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组织开展佛山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和禅桂片区地下空间资源普查编制工作。启动《佛山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项目。《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专题图规划管理二期》项目通过专家验收,可实施应用。
【城市升级】 佛山市为了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力,2012年开始实施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共 4大类工程,99个项目,至 2014年底,完工的 32个,已开工的 67个。全市各区和佛山新城安排的 300个城市升级项目,完工的 97个,已开工的 172个,已启动的 31个。佛山城市升级项目在组团中心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轴线和节点改造提升、城乡环境整治 4个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效果,城市升级整体效果扩点提质。
2014年 7月 24日,佛山市召开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暨城市升级半年巡查现场会后,市国土规划局组织开展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行动计划制定工作。《佛山市百村升级行动计划建设方案》于 2014年 11月 5日在全市印发。
【佛山市中轴线建设】 2014年,佛山市中轴线建设实施工作部署的 27个项目稳步推进。城市中轴线 5个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工作完成,《佛山市中轴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台,佛山市城市中轴线北门户段绿化景观方案经过国际竞赛选出 2个优胜方案评并上报市政府研究决策。仁寿寺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完成。市东路—普君北路改造提升竣工通车。佛山新城滨江景观带完成阶段建设目标。
佛山市中轴线启动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和禅桂片区地下空间资源普查项目完成地下空间数据收集和整理,规划成果按程序全部完成,并于 12月印发执行。该规划对地下公共设施、地下市政、地下人防、综合防灾等方面进行专项布局和规划,提出建设原则和控制要求,以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使佛山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保持协调发展,并促进佛山城市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生态控制线规划】 2014年,佛山市生态控制线划定规划及管理办法研究项目完成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方案成果,该成果通过市国土规划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会评审和省住建厅的专家技术审查,并于 12月 30日上报市政府审批。该项目是贯彻国家关于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成果,项目包括佛山生态控制线划定、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制定配套管理办法,争取实现生态控制线法制化管理。
【基础设施规划】 2014年,佛山市国土规划局组织编制《佛山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启动《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以进一步落实交通发展白皮书的有关要求;完成《佛山市智慧交通中观交通模型开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佛山城市交通与空间发展对策研究》;完成《佛山新机场选址咨询研究》;《佛山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形成,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完成《佛山市城市地下管线勘测成果数据建设(四期)》编制;组织开展氢能源产业发展专题讲座。
佛山新机场。开展《佛山新机场选址咨询研究》,对佛山新建机场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佛山新机场的定位、规模和预期服务范围,并对7 个初步选址进行充分分析,明确了推荐场址。
国家铁路和城际轨道。完成贵广(南广)铁路征拆工作,确保贵广(南广)铁路 2014年12 月26 日正式开通。佛肇城际佛山段主线征拆工作全部完成并交付施工。加快推进佛肇城际三水站、云东海站,以及广佛环线陈村站、张槎站、北滘站前期工作。
城市轨道。开展城市轨道交通2 号线二期前期准备工作,2014年6 月 27日启动城市轨道交通 2号线工程一期工程前期工程建设。重点配合推进3 号线的线路起终点、线站位、敷设方式和车辆基地选址,以及广佛环线北滘综合检修基地、3 号线车辆段或停车场共同设置双层车辆地的选址和综合布局等方案的研究工作。
枢纽站场。重点推进佛山西站及相关工程建设工作,协调解决佛山西站主站房国铁与地铁 3号、8 号线地下空间的施工时序问题,并配合推进佛山西站的周边路网规划、配套交通接驳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可行性研究、综合开发模式以及消防和人防设计方案等前期研究工作。
(许 伟)
“三旧”改造
【综述】 2014年是佛山市落实《佛山市城市升级二年延伸行动计划》的第一年,也是佛山市在全省开展新一轮深化“三旧”改造综合试点的第一年。随着佛山市城市升级工作不断推进和深入,“三旧”改造重点围绕城市升级和环境再造,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重塑城市形象。2014年,“三旧”改造工作运行情况良好,项目推进整体有序。
【新一轮深化“三旧”改造综合试点工作方案】 2014年,经省政府同意,佛山市政府正式通过了《佛山市南海区新一轮深化“三旧”改造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在南海区全面启动“三旧”改造新一轮试点工作。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区域改造;二是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三是优化审批流程,提高“三旧”改造用地审批效率;四是制定配套政策,形成“三旧”改造政策合力,为全省继续深入推进该项工作提供政策储备。
【“三旧”改造项目总体推进情况】 至 2014年 12月,佛山市纳入“三旧”改造标图建库土地面积 52.8万亩,实施“三旧”改造项目共 951个,总用地面积 9.6万亩,项目改造预算投入资金 1941亿元。其中,已完成前期筹备改造项目 33个,占地面积 2750亩;改造中项目 530个,占地面积 77960亩;已完成改造项目 388个,占地面积 15326亩。
2014年,全市五区“三旧”改造工作有序推进。禅城区新增改造项目 17个,改造面积 2925.52亩,竣工改造项目 10个,改造面积 1046.44亩,投入改造资金 123.65亿元;南海区新增改造项目 198个,改造面积11568.76亩,竣工改造项目 106个,改造面积 3552.5亩,投入改造资金 71.5亿元;顺德区新增改造项目 23个,改造面积 2847.38亩,竣工改造项目 8个,改造面积 812.68亩,投入改造资金 50.89亿元;高明区新增改造项目25 个,改造面积 1807.09亩,竣工改造项目 24个,改造面积 1316.2亩,投入改造资金 5.05亿元;三水区新增改造项目 7个,改造面积 1052.35亩,竣工改造项目 7个,改造面积 708.02亩,投入改造资金 44.79亿元。
【佛山市五区“三旧”项目建设】 2014年,佛山市五区通过划定“三旧”改造重点片区,加大重点改造项目力度等方式,推进项目建设。
禅城区。重点抓好中山公园和村(社区)公园的改造提升,美化城市环境。继续推进季华路升级改造、魁奇路东延线、魁奇路西延线、绿景西路等大动脉建设,配合推进地铁 2号线、3号线建设,推动区域合作。通过对南浦村、绿地中心、华南金谷等改造,促进农村产业层次进一步提高;通过仁寿寺改造提升、梁园改造提升、岭南天地等旧城镇改造项目,传承和弘扬城市文脉,提升文化软实力。
南海区。通过“三旧”改造项目推介会共推介项目 115个,涉及土地 1.2万亩,投资额近 900亿元。为配合城市升级二年延伸计划,南海区“三旧”改造城市更新示范项目涉及用地近 5万亩,打造出“千灯湖产业总部经济区”、广佛国际商贸城等一批优质示范项目;工业提升示范项目涉及用地 3700亩,建成华南国际口腔器材城、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一批优质产业连片开发项目。为深入推进试点工作,南海区从规划引领、收益分配、优化审批、综合配套 4方面,深化开展“三旧”改造探索与创新工作。
顺德区。将村级工业园的改造作为改造重点,制定了三年工作计划,在每个镇(街)各确定一个重点改造项目,涉及改造面积 1700亩。顺德区结合自身实际,对旧厂房采取有限度的改造措施,工业设计城和德胜创意产业园在原有的旧厂房基础上改造;对历史建筑和古村进行“保育”式改造和活化,确保城市文脉的延续,逢简水乡“活化”宝华巷项目推进较为顺利。
高明区。加大对全区重点区域的“三旧”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力度,编制完成沿江路以东区域、三洲旧区以及中心城区四大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稳步推进沿江路以东区域和三洲旧区改造作为重点项目,以点带面推动“三旧”改造。高明区将完善全区历史用地手续与旧区改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整合土地资源、优化发展空间,为全区产业转型和城市升级预留发展空间和提供用地保障。强化对低效“三旧”用地的改造,通过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腾出土地引进优质项目,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水区。将产业汇聚和城市更新作为“三旧”改造工作的主线,着力三大片区,打造一批重点亮点项目。在城市出入口片区,重点推进广海大道丁字基项目改造;在中心城区,重点推进体育休闲公园、北江新区、博雅滨江、旧健力宝厂等项目;在新城与旧城区连接点,重点推进万达广场和百利达广场等项目。截至 2014年 12月,全区共启动项目 27项,投入资金 23.05亿元,涉及用地面积 3602.99亩。其中,北江体育公园、凯乐德卫浴升级改造等8 个项目已完成。
【“三旧”改造规划修编】 2014年,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较好地指导了全市的“三旧”改造工作,这种做法得到了省里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为适应佛山市总体规划的新调整,对佛山市的“三旧”改造项目加以统筹和引导,配合和支持总体规划“1+ 2+5”战略构想的实现。2014年,佛山市从多方面开展了全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一是依据国家、省相关文件及政策要求,结合佛山实际,明确“标图入库”标准;二是结合新版总体规划要求,明确佛山市“三旧”改造的目标与方向;三是通过项目开发强度等的引导,兼顾项目开发的可实施性与整体城市形象之间的平衡;四是通过“三旧”改造项目的实施,为市级重大交通设施及线路、重大市政设施、公共绿地及通廊等进行预控;五是建议改造模式与改造策略,引导和建立相关配套机制,推动“三旧”改造项目的实施操作。
【佛山市“三旧”改造经验推广】 2014年,佛山市的“三旧”改造经验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充分肯定,省政府最新“三旧”改造政策的编制,也充分听取和吸收了佛山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佛山市的“三旧”改造工作也得到了全国各省、市的关注,全年接待各级政府、民间、企业、传媒等调研学习团队 60余批次。2014年,为进一步总结“三旧”改造实施五年来取得的实践经验,向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汇报和展示“三旧”改造的突出成效,市三旧办组织“三旧”改造成果展览。
(许伟)
城乡建设
【综述】 2014年,佛山市围绕新型城镇化,继续深入推进“强中心”建设,通过实施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引导节约集约用地,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结构,建设生态城市,《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呈国务院审批,城市品质得到显著提升。2014年,佛山城区绿化率39.79%,绿地率37.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3.74平方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编制建设管理负面清单、审批清单和监管清单(简称“三单”),探索建立建设领域“三单”管理模式。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和常态化,继续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管理考评办法和方式,提升数字城管功能,实现覆盖面积 643平方公里。加强违法建筑查处,全年拆除违法建设面积 23万平方米。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完成“一镇一站,一村一点”中转站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餐厨垃圾资源化和终端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建绿实现公园绿地建设提速,城市升级改造向社区乡村延伸,沿街景观综合整治,启动 30个古村落活化升级;提前超额完成省级宜居社区“十二五”创建任务。
(张珍妮)
【城镇村庄建设】 2014年,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三水区共设建制镇 15个;行政村 292个,已编制村庄规划的行政村 215个,占全部行政村比例73.6%。建制镇镇域面积 18.38万公顷,镇域户籍人口147.65万人,暂住人口 128.24万人。其中,建成区面积 1.51万公顷,建成区户籍人口 46.92万人,暂住人口40.34万人;村镇建设管理人员 536人,专职人员 361人;建制镇市政公用设施方面(含暂住人口),燃气普及率61.4%,人均道路面积 13.22平方米,污水处理率95.6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4.3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2.4%。
【中心镇建设】 2014年,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三水区共设中心镇 7个,分别是南海区里水镇、西樵镇,高明区明城镇、更合镇、杨和镇,三水区乐平镇、芦苞镇。中心镇镇域总面积 1404.4平方公里,镇域总人口 102.53万人,镇域暂住人口 45.75万人;其中建成区面积 67.12平方公里,建成区户籍人口 12.72万人,建成区暂住人口 11.96万人。村镇建设管理人员 214人,其中专职人员 125人。中心镇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 328.27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 137.14万平方米,镇区道路长度 668.08公里,镇域道路长度 1146.45公里。
【宜居城乡建设】 2014年,佛山市五区 57个社区获评“广东省宜居社区”;5个城镇、35个村庄获评“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和宜居示范村庄”;南海区里水镇创建“梦里水乡、广佛城心花园”宜居生态环境项目获评“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4个镇、72个村庄、32个社区分别获得佛山市市级“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称号。至年底,佛山市累计 11镇 78村 158社区为省级宜居示范城镇、宜居示范村庄、宜居社区,7个省级宜居环境范例奖;12镇、182村庄、190社区成为市级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示范)社区。南海区西樵镇简村村、百西村,里水镇汤南村、孔西村,丹灶镇棋盘村、和平村、仙岗村,九江镇烟桥村,桂城街道江头村,大沥镇璜溪村,以及三水区大塘镇梅花村获评广东省第一批传统村落。
(伍佩龄)
【建筑业】 2014年,佛山市在建监督工程6314 项,建筑面积 6324.63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 1053.86亿元;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三水区新报建项目 2399项,建筑面积 2755.56万平方米,工程造价 456.19亿元。评为 2013年度佛山市优秀施工企业 9 家,评为 2013年度佛山市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 22 人;评为2013年度佛山市先进工程监理企业 9 家,评为 2013年度佛山市优秀总监理工程师 17 人,评为 2013年度佛山市优秀监理工程师 35 人;评为 2013年度佛山市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 3 家,评为 2013年度佛山市优秀混凝土行业企业家 5 人。
(周炳明)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2014年,佛山市加强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参建各方主体质量的行为监督,开展工程质量检查和巡查。开展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质量巡查、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查、混凝土搅拌站季度巡查等检查活动,对检查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对检查发现的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开展“质量月”活动,组织市区建筑质量监督部门和施工、监理企业人员到中山市现场学习观摩;开展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研讨会;邀请国家级专家白蓉为佛山市质量监督人员及施工、监理企业负责人进行质量常见问题治理专题讲座;组织混凝土质量和建筑扬尘管理现场观摩会,10月 15日组织 400余人观摩南海区民太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大金钢搅拌站混凝土质量管理和扬尘治理工作;组织全市搅拌站混凝土检测员、试验员继续教育。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 2014年,佛山市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 1起,死亡 3人。全市开展 50多次房屋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检查人员 3000多人次,排查 2100多个建筑工程项目,下发整改通知书 542份,执法建议书 4份。全市住建系统发出建筑安全生产动态扣分 4598条,其中对施工企业 318条,监理企业 236条,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 19条,项目负责人 1335条,安全员 1665条,总监理工程师 821条,专业监理工程师211条。重点开展“八打八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将“打非治违”与日常动态巡查、建筑施工季度巡查、质量检查、招投标标后建筑行为检查等有机结合起来。整治期间对在建项目进行大排查,特别是对在建深基坑工程进行拉网式排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知识咨询活动,发放安全知识标语和扑克牌 3000多份;组织全市施工、监理企业负责人约 700人观摩学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对全市 700多三类人员(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进行培训,对全市 200多质量安全监督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播放 DVD安全宣传片、图片展示、班前交底等方式,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关晔华)
【勘察设计管理】 2014年,佛山市完成三水区百利达广场项目等 138项大中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办理禅城绿地金融中心(二期)项目等 13项超限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批复。做好勘察设计企业违反强制性条文网上公示制度和通报工作,全年公示 4批共 59个项目违强情况。开展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共抽查项目 31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要求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6月,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印发实施《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重点监控企业管理制度》。对勘察设计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将存在相关违法违规情形的勘察设计企业列入重点监控企业名单,3家勘察设计单位被列为重点监控企业。
推进佛山市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创作。4月,开展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广东省第二届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佛山获奖项目的设计单位进行学术交流,组织获奖项目南海区“叶问纪念馆”进行现场交流学习。
【建设科技与信息化】 2014年,佛山澜石不锈钢总部大厦等 5个项目组织申报 2014年度广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2月,佛山市公共文化综合体项目佛山市图书馆顺通过广东省住建厅组织的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专项验收。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风作用下复杂造型钢结构及幕墙体系实测分析及施工技术”等 5项新技术,以及市避水通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FDS(源水通)结构自防水材料”项目 1项通过广东省住建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佛山市市级智能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启用。系统整合已有的能耗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重点建筑用能监控管理,为制订建筑节能限额指标等提供依据。开发佛山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管理系统,推进施工图审查及监管工作的信息化和标准化。
【建筑节能】 2014年,佛山市完成绿色建筑标识项目 18项,建筑面积 175.1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20万平方米建设任务指标,完成率位于全省前列。低星级绿色建筑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 2013年有提高,广佛新世界庄园广佛会获住建部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岭南新天地 18号地块商住项目、佛山新城商务中心一期工程等 5个项目获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佛山新城创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获广东省住建厅同意向住建部申报。佛山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会同佛山新城建设管委会组织科研技术单位按照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标准,制定绿色生态城区数十项指标体系。7月,广东省住建厅批复同意佛山市开展一星级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制订《佛山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佛山市一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指南》,成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委托佛山市建筑节能协会负责标识相关日常管理工作。
佛山市科技馆与青少宫太阳能发电系统工程、广东万和杨和基地新能源集成热水工程示范项目等 2个项目列入省建筑节能示范项目,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 145万元。开展 2014年度市级建筑节能示范项目评审工作,沿海馨庭(二期)等 4个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和佛山市政府审批,获得市级财政安排的 200万元建筑节能发展专项资金补助。
全年预收墙改基金 2.79亿元,返退基金 5582.22万元。完成 77项新型墙体材料、10项建筑节能材料的目录登记。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测评和标识试点。8月,南海区景兴环球大厦项目通过住建部组织的评定,取得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理论值)一星级,成为佛山市首个取得能效标识的建筑项目。
(吴燕婷)
住房与房地产业
【房地产市场】 2014年,佛山市新建商品房上市面积 1592.85万平方米,同比上升 20.28%;成交面积1230.22万平方米,同比上升 19.42%;成交套数 15.02万套,同比上升 11.22%;平均成交价格 9274.96元 /平方米,同比下降1.71%。其中,新建商品住房上市面积 1109.6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 11.41%;成交面积1004.4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 20.48%;成交套数 95794套,同比上升 22.22%;平均成交价格 9109.14元 /平方米,同比上升0.54%。
全市二手房成交面积 554.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3.72%;成交套数 44571套,同比上升 0.54%;成交金额 206.01亿元,同比上升2.7%。其中,二手住房成交面积 409.46万平方米,同比上升 2.35%;成交套数34673套,同比上升 3.85%;成交金额 161.09亿元,同比上升5.37%。
2014年 8月 7日,佛山市调整完善住房限购措施,全市的交易量短时间内大幅度增长,商品房与商品住房成交面积创下佛山历史新高,位居全省第一。
【住房保障】 2014年,佛山市住房保障工作以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分配管理为着力点,完成广东省下达的新开工建设公租房 3360套、基本建成公租房 8339套的目标任务,实际新开工建设公租房项目 8个,共 3448套,开工率102.6%,基本建成公租房项目 26个,共 8902套,完成率106.8%。加快保障房分配,全年完成保障房分配 7279套。改革、完善保障房申请、审批程序,推动保障房信息化管理,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信息公开等,使住房保障工作更方便群众、更公开透明、更高效规范,促进住房保障工作制度完善。
(仇国强)
【房地产产权登记】 2014年,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三水区累计登记房屋总建筑面积 4.38亿平方米,其中住宅 212.64万套、建筑面积 2.63亿平方米,非住宅建筑面积 1.75亿平方米。国有土地上房屋初始登记 4485件,建筑面积 1298.81万平方米;转移登记 11.83万件,建筑面积 1317.25万平方米;变更登记 16891件,建筑面积 821.2万平方米;抵押权登记 14.91万件,建筑面积 5977.33万平方米;注销登记3154件,建筑面积 115.57万平方米;其他登记 86256件,建筑面积1412.03 万平方米;全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 29378件,建筑面积 905.72万平方米。2014年 2月、8月,佛山市分别出台了《房屋白蚁防治管理办法》和《佛山市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实施办法》,以保证房屋管理和使用安全。
(李启林)
【物业管理】 2014年,佛山市物业服务企业 437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 33家,二级资质企业 42家,三级(含暂定)资质企业共 362家。佛山市政府办公室修订发布《佛山市物业管理办法》;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制订印发《佛山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办事指南》。
佛山市住宅小区约1700个,1275个项目引入物业管理,占全市小区总数近八成。其中,已成立业委会的有690个,组建率为54.12%。
(江飞)
【住房公积金概况】 至 2014年底,佛山市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 11514家,累计建立公积金制度的职工110.48万名(保有量 91.95万名)。其中,各类企业职工占80.11%。2014年,归集资金 87.54亿元,同比增长14.70%;累计归集资金 464.99亿元,归集余额 152.81亿元。职工购房、建房等提取金额 61.58亿元,累计提取金额 312.19亿元。新增职工提取公积金购建住房 2.95万套,同比增长 9.96%;累计职工提取公积金购建住房 23.33万套。2014年,发放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 12021笔、金额 35.95亿元,同比增长 26.16%;累计发放贷款 89066笔、金额 200.84亿元,贷款余额 132.11亿元。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依时收回,贷款资金安全,逾期率0.013%。2014年,佛山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为 2.07亿元,比上年增长 14.58%;扣减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经费后,1.84亿元可作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
【公积金制度行政执法】 2014年,佛山市公积金制度行政执法受理 1780名职工实名执法申告,立案执法 382宗,涉及职工人数 2.59万名。发出催缴函 374份,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118宗,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31宗。企业循“救济途径”的法定程序降低缴存比例的 13宗、涉及职工人数 11840名。通过行政执法推动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扩大,维护职工权益、化解劳资矛盾。
【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 2014年,佛山市大力推进“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截至 2014年 12月底,共向三水区西南中心城区公租房建设贷款试点项目发放贷款 2500万元。贷款本息归还正常,没有出现拖欠现象,没有发现影响贷款安全的现象和因素。国家住房公积金督察员于 2014年 4月、11月,分别对佛山市的试点工作进行了巡查,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给予肯定;11月份的检查,国家督察员金一平对佛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高】 2014年 4月,经市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调整佛山市住房公积金贷款办法,按规定依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 2年以上(大于或等于 24个月),且在贷款申请审核前 3个月内依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贷款额度个人最高 30万元提高至 36万元,增强公积金贷款支持职工购建住房的力度。
【公积金业务承办银行的考核管理】 2014年,佛山市公积金业务各承办银行月平均“出错率”,按从低至高次序分别为: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工商银行佛山分行、农业银行佛山分行、佛山农商银行。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受理办理时间,从承办银行受理职工申请至贷款资金划入开发商账户止,共 5个环节,合计平均用时34.99天。其中,承办银行的“受理办理申请”“向开发商放款”两个环节的合计平均用时 2.4天;承办银行与借款申请人签订借款合同并办理抵押手续平均用时 28.78天;管理中心“审核办理”“发出贷款支票”2个环节的合计平均用时 3.8天。
【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2014年,佛山市加强公积金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防控力度。建立住房公积金管理网络系统,依托信息化技术,不断升级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创新管理模式,改进服务工作。所有公积金业务均在系统内完成,包括职工存款和贷款的结息,以及网上业务申报和办理,同时,利用系统对各项业务进行监管,防范资金风险。2014年,佛山市住房公积金所有业务(除贷款外),全部实现“即报即办”“即报即批”“全市通办”。采用电子签章技术,结合公积金网上申报系统,单位业务全程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办结;除公积金贷款业务外,其他公积金业务全部实现网上办理。提取直接划款,职工办理公积金提取,通过与各银行的网银接口在 48小时内将款项划至其本人指定的银行账户。
(耿亚兰)
城市综合管理
【综述】 2014年,佛山市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和常态化,城市管理向城市纵深及村居延伸,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标准化考评和市场化管理基本形成。全年投入城市管理资金 74.9亿元。增加城市管理执法人员531人,增加“4050”市容环卫交通监督员 213人。数字化城市管理通过破除技术瓶颈,提升系统性能,提高工作效率,覆盖面积 627平方公里,实现全市覆盖。强化整治和专项治理,整治户外违法广告,制定《关于加强我市建筑渣土运输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住宅小区、商业物业等周边公共空间市政、环卫、绿化管养的指导意见》,推进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工作和督查督办,促进各区加大城管执法,加大对重难点问题的解决力度。加强宣传,开展各种城市管理户外活动、聘请城市管理考评监督员、建立市容环卫交通监督员队伍、落实“门前三包”等,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城市管理,通过城市管理公益广告宣传、制作宣传短片、设立文明曝光台等形式提升市民的文明意识。
(王俊恒)
【生活垃圾处理】 2014年,佛山市 4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处理生活垃圾 277万吨,平均每日处理量为 7595吨。佛山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南海区推进日处理能力为 1500吨的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一厂改扩建项目建设,推进日处理能力为 300吨的餐厨废弃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顺德区推进首批 5个镇级垃圾中转站的改造提升建设,启动日处理能力为 3000吨的顺德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技改项目。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完成“一镇一站、一村一点”中转站建设,完善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及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形成农村垃圾“村收—镇运—市、区处理”模式,实现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环卫全覆盖。11月,广东省人大组织农村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第三方评估,结果佛山市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名第一。
(彭杰)
【园林绿化】 2014年,佛山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79%,绿地率37.3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3.74平方米。全年全市绿化投资 18.31亿元,新建和改造绿地面积 721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公园绿地 242万平方米,改造公园绿地 166万平方米。建成禅城智慧公园、东平滨水公园、顺德潭州水道陈村段玉带公园、南海中央公园、大沥九龙公园、九江外滩景观工程、千灯湖三期、平湖映月公园、高明智湖公园、丽江水廊、高明河漫滩景观等 11个大型公园。推进社区公园建设,全年新建社区(体育)公园 34个,改造提升 39个,完善社区公园各项体育运动设施。
建设道路绿网骨架,打造绿廊景观。开展道路路面、人行道、路灯、绿化、建筑立面等“五位一体”道路整治,建设 29条示范路,提升城市景观。建设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完成佛开高速、珠二环高速顺德段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拓宽广佛、广三高速生态景观林带绿化建设范围。
建设水系绿化,建成一批高品质的滨水景观。建设西江、北江及其支流生态防护绿地和城市滨河景观带;打造潭州水道、顺德水道、汾江河、德胜河、秀丽河、大棉涌等一批滨河景观带,其中潭州水道绿化景观带雏形初现,成为佛山最长、标准最高的滨河景观带。绿岛湖、博爱湖、听音湖、明湖、云东海等大型湿地湖泊建设工程顺利推进,湿地景观建设效应增强。
(黄丽英)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2014年,佛山市城市管理工作配合佛山城市升级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中心城区市容市貌整治,对城市管理“六乱”行为进行查处,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受(处)理案件 50.12万宗,立案 7219宗,罚款金额 787.25万元。严控违法建设行为,加大住建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城乡规划督察中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全年共拆除违法建设面积 23.56万平方米;严查车辆撒漏行为,全年查处撒漏车辆 1295辆。
(卢兆华)
【数字城管】 2014年,佛山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全市全覆盖完成,全市覆盖面积约为 643平方公里,比 2013年增加约 16平方公里。完善信息采集机制和优化考评机制,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全年共立案 106.64万宗,比 2013年提高 52%;重复投诉案件量降幅50%。8月,启动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立佛山市智慧城管底层框架,提升系统功能和拓展系统功能模块;将车载 GPS数据、工地监控视频等内容纳入系统,打造多功能监控平台。全年 200多环卫作业车辆和生活垃圾运输车辆接入市级平台,完成禅城、南海、顺德区级平台工地视频接入。
(潘钊鸿)
水务建设和管理
【民生水利建设】 2014年佛山市水务工程计划实施 150宗,新开工 51宗、续建 99宗,年度工程总投资 22.5亿元。其中,汾江河北岸整治工程、西边涌整治工程、官山河河道整治工程、南沙围堤围整治工程、南围水闸重建工程、曾滘闸站工程等 13宗纳入政府工作重点任务的水务民生实事建设项目已完工。
在工程管理方面,市水务局联合市发改局等部门印发 2份招标文件范本,制定《佛山市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的管理办法》,形成“一处守信、处处得益,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联动机制。
依法治水和从严监管工作取得新推动。加强河湖专项执法巡查,全市进行执法巡查 1873次,出动执法人员 7477人次,执法车 2403辆次,查办各类水事违法行为 321件次,其中,严厉打击和妥善处置“11· 18”17艘大规模违法运砂船案件,得到省水利厅和北江管理局的肯定。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开展水利安全生产“八打八治”工作,同时委托中介机构编制《佛山市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工作指南》。全市共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238个,水利平安工地创建覆盖率达 50%以上。开展水法宣传,组织好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各项宣传活动,并印发普法宣传口袋书,制作水利宣传记录片。
【城市排水能力】 2014年,佛山市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总长 1808公里,大部分区域排水标准为一年一遇标准,部分重点区域为二年一遇标准。泵站工程 566处,总装机流量4803.9 立方米每秒,总装机功率 39.88万千瓦,水泵总台数为 1662台。
加快城市排涝整治。2014年全市城镇内涝点约 105处,大部分内涝点的成因为排涝标准低,地势低洼、出水口堵塞管径偏小,有瓶颈现象或路段排水管道管径偏小,周边环境的改建工程造成管网、排水口淤塞。汛期前共投入的排水设施维护资金约 6670万元,开展排水管网清疏维护、市政泵站设备维修更换及相关的排水管网改造等工作,整治水浸黑点 64个,其中,清疏排水管约 1855公里,安装防坠网 1300个,清理淤泥 7.33万立方米。重点整治禅城区佛山一中校外片区、港口路片区、金澜南路、站前路;三水区健力宝南路铁路涵洞、新华南路铁路涵洞、汽车站、西青大道铁路桥底、口岸大道;高明区知言街、蟠龙巷,文昌路一小门口,莲花路、米兰路、文华路、丹霞路及帝景豪庭等水浸黑点。
推行排水许可证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城市排水管理,市水务局与市国土、交通、住建、环保等部门协同管理市政排水管网的建设和验收工作,统一制订《城市排水许可证办事指南》,纳入全市联合验收办事指南汇编。从 2013年起,佛山市推行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制度,凡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楼盘和小区)未按规定办理《城市排水许可证》的,不能验收和启用。2014年,全市办理《城市排水许可证》61份,对推进城镇排水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广佛跨界河涌整治】 2014年,佛山市重点谋划“水文章”,推进广佛跨界河涌整治,完成 64条重点河涌“一河一策”水质达标方案编制,加快二级截污管网与主管网的连通、延伸,加强水质监测和源头治理,打击偷排,展开村级工业污染源监控巡查和专项整治,使城乡污水处理率保持在 92%以上。其中,南海区对跨界河涌加大截污力度,里水镇重点推进“两厂、四站、十一片区”等重点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狮山镇在西南涌流域共建设 21项截污管网工程,截污管网建设总长为 71.3公里,全部项目于 2014年年底开工建设。另外继续铁腕整治工业污染,对无证无照企业整治开展多次综合执法行动,至 12月底,里水镇、狮山镇开展铁腕治污大型行动 134次,并加大河涌沿线污染企业废水在线监控的安装力度,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并对违规畜禽养殖场进行强制清拆,推进西南涌沿岸畜禽养殖场整治。将引水调度和河涌保洁常态化,加强水体流动,改善水质。
(刘 勇)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管理】 2014年,佛山市水务局继续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管理,新建顺德区乐从污水处理厂二期和三水区乐平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等 2宗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其中乐从污水处理厂二期通过环保验收;试运行阶段的污水处理厂项目 5项,分别为南庄污水处理厂、逢沙污水处理厂、高明中心城区第四污水处理厂、乐平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南山污水处理厂;停运的污水处理厂 1座,为南海区丹灶金沙污水处理厂;在建污水处理厂项目有 7宗,分别为里水大石污水处理厂、容桂第二污水处理厂、勒流污水处理厂三期、陈村污水处理厂二期、龙江污水处理厂二期、更合镇第二污水处理厂、白坭污水处理厂二期。
至 2014年 12月,全市有 54家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其中禅城区 5座、南海区 24座、顺德区 12座、高明区 7座、三水区 8座,设计日处理规模达 232万吨 /日,配套管网 1808公里。全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达二级及以上处理级别,排放标准由环境影响评价确定,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率为100%。处理工艺大类为生物处理法,小类别包括氧化沟,A/O,A2/O,CASS工艺等。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2014年,佛山市大力推广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禅城区吉利邓岗村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已完成通水调试,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上淇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也已完成土建;南海区有西樵镇崇北村、西樵镇平沙村、丹灶镇西城村等 12个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完成土建工程;顺德区新建的15个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全部完成土建;高明区完成荷城街道榴边村、四社村、塘边村等 10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水区完成 10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完成投资 216万元。随着各区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农村水环境进一步改善。至年底,全市有 40座污水处理厂位于镇街,纳污范围包括镇周边的附近行政村,部分村(社区)的污水已基本上引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污泥处理】 2014年,佛山市实际处理污泥量(含水率80%)共 20.6万吨。禅城区、顺德区、高明区委托具备严控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外运处理处置,南海区、三水区的污泥运入污泥处置中心进行焚烧。根据有关工作部署,禅城区为满足污泥处置的有关要求,建设东鄱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改项目及南庄污泥处理厂项目,以推进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的实施,并且在 5月份完成了污泥处置的招投标工作,确定了污泥处置的主体单位,确保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南海区污泥焚烧处置中心项目推进顺利,项目基本完工。各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都送到污泥处置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置。顺德区污泥全部外运至有严控资质的单位处置,污泥处置中心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工作。高明区申请调整污泥处置中心建设,落实污泥处置的运营单位,对污泥进行外运处理。三水区污泥处置中心项目以佛山市三水佳利达纺织染有限公司为主体,利用其大塘热电厂现有热电锅炉建设,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通过环评审批,取得环保部门发出的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后接收全区污泥。
(刘 勇)
气象事业
【综述】 2014年,佛山市气象局全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气象现代化保障机制,加快推进法治化建设,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建立气象投资领域“三单”管理模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水平稳步提升,10月起市气象局与环保局联合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预报,11月起在全省率先开展暴雨、雷雨大风、冰雹、大雾镇街预警信号发布工作。天气预报质量居全省前三,自动站资料上传质量、中央财政预算执行进度均居全省前三,市气象局张广彦获得“省天气预报竞赛个人比武”全年二等奖,三水区气象局被评为全省新型台站,全市气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气象业务建设】 2014年,佛山市新建 1台风廓线雷达、10套地面气象自动站、4套路面温度观测站、4套酸雨监测仪及 2套大气负离子自动观测仪器;完成大气成分观测站升级改造,新增气溶胶浓度仪、黑碳仪、蓝天观测仪、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完成省内首部 X波双偏振段雷达安装建设;完成“12121”应急气象电话系统二次升级改造及完善;气象部门与三防部门共同完成镇街气象服务站的建设;气象信息员村居覆盖率达 100%;市龙卷风研究中心的龙卷风计算机设备安装就绪,初步建立龙卷风数值模式系统,龙卷风监测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市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开展共建“强风暴与龙卷风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南海区、三水区、高明区先后成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构;全市各级政府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4~2020)》;全市各级气象部门与教育、人社部门联合发文落实台风、暴雨预警信号停课细则。2014年新增“佛山天气发布”QQ群、智能电视气象服务、手机 APP服务等气象信息发布方式,开通“气象超市”气象服务定制服务;向公众发布《佛山市气象公共服务白皮书(2014)》;防雷审批服务全部达到三级深度。
【气候特征】 2014年佛山市气候主要特点是:低温阴雨持续时间长、入汛早、暴雨强灾害重、龙卷风多、后汛期降水少、气温高。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常年平均值为 1981~ 2010年的统计平均值)略偏高,年降雨量与常年持平,日照时数比常年略偏少;低温阴雨属于偏重年景,开汛日为 3月 30日,与常年(4月 6日)相比偏早;龙舟水属于轻度年景。气象灾害主要特点是:汛期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龙卷风等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其中,暴雨、台风、龙卷风带来较为严重的灾害损失。有“海贝思”“威马逊”“海鸥”“凤凰”4个热带气旋进入佛山市防区,其中“海鸥”对佛山市造成明显影响。
全市年平均气温22.9℃,比常年略偏高0.4℃,年内气温变化起伏大,阶段性偏高或偏低显著。2月、3月、5月、12月月平均温度比常年偏低,2月、12月偏低明显,偏低 1.5~1.8℃;其余月份比常年偏高,6月、7月、9月、10月较常年偏高 1.1~1.4℃。夏季年内高温日数全市平均 45.3天,比常年偏多 24.7天。其中北部 33天、中部 37天、南部 66天,北部比常年偏多 11.5天,中部偏多 15.8天, 南部偏多 47天。2014年极端最高气温37.9℃(南海·8月 1日), 极端最低气温3.3℃(三水、南海·2月 20日)。全市年降水量 1717.3毫米,与常年持平。年内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1月、10月严重偏少;5月、11月、12月偏多 6~ 8成,3月偏多 1.6倍。2014年日照总数为 1507.9小时,比常年偏少 1成。日照各月分布不均匀,3月、4月、5月、11月、12月比常年偏少 2~ 5成;1月比常年偏多 6~ 7成。2014年佛山市平均灰霾日数为 93.3天,比上年少 13天。灰霾在降水少且风力微弱的干季多发,在雨水多且风力强盛的湿季较少出现。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2014年,佛山市气候事件纷呈复杂。1月份降水历史同期最少。1月份佛山市天气稳定,月内无降水记录,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恰逢春节前春运返乡高峰期,阳光与出城返乡过节的佛山旅客相伴。
2月份气温波动剧烈,出现“三级跳”。2月 1~ 6日春节假期,全市平均气温19.8℃,较常年显著偏高6.2℃;2月中旬佛山市出现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全市平均气温8.2℃,刷新历史同期最低值,较常年偏低7.6℃;下旬全市平均气温又回升到17℃以上,较常年同期偏高1.7℃,气温波动剧烈。
严重年景低温阴雨。2月份上旬末到中旬,受冷空气不断补充影响,天气持续寒冷,多日的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2℃及以下,8~ 20日出现了长达 13天的低温阴雨过程,属严重年景。
前汛期开汛急、灾种多。3月 29~ 31日佛山市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并伴有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首场暴雨导致佛山市 3月 30日开汛,较常年(4月 6日)偏早 7天。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雷击造成 2人死亡、1人受伤,雷雨大风造成棚舍倒塌导致 9人受伤,部分低洼地方出现水浸。
5月上、中旬暴雨频发。5月上、中旬受高空槽和偏南暖湿气流影响,强降水频繁。5月 4日夜间到 5日出现暴雨,4日 20时到 5日 20时全市 70%的自动站录得累积雨量超过 50毫米的暴雨,最大累积雨量在高明杨和录得 100.6毫米。7~ 9日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并伴有 6~ 8级雷雨大风;11~ 20日雷阵雨天气频密,多短时强降雨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龙卷风。2014年两次龙卷风袭击佛山市。6月 3日 15时 25分顺德区陈村镇广隆工业区出现龙卷风,造成 2厂 20余吨重的厂房顶被揭,1人受轻微刮伤;受热带气旋“海鸥”外围环流影响,9月 16日夜间三水区白坭镇出现雷雨大风并伴有局地小龙卷,企业厂房、农业生产棚舍和市政基础设施受损。
最强台风“威马逊”影响佛山。1949年以来最强台风“威马逊”袭击华南。佛山受“威马逊”外围环流影响,7月 17~ 18日佛山出现平均风力 5~ 6级,阵风 7~ 9级,并伴有大雨、局部暴雨。
8月无台风,天气酷热。8月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没有台风生成(仅出现一个从中太平洋移入的台风),也没有台风登陆中国,台风生成和登陆个数均为 194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历史罕见。由于无台风影响,佛山市长时间持续高温酷热。
“海鸥”携狂风暴雨席卷佛山。受“海鸥”环流影响,9月 15日夜间至 17日佛山出现 7~ 9级、局部 10级大风,并伴有暴雨。全市 176个自动站中有 85个自动站录得 8级或以上阵风,18个自动站录得 9级阵风,4个自动站录得 10级阵风,有 81个自动站累积雨量超过 50毫米。
夏季高温日数破历史记录。2014夏季佛山市气温偏高,高温日 45.3天,比常年偏多 24.7天。其中顺德区全年高温日数达 66天,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多高温日数记录。
年底天气“玩蹦极”,由“夏天”直接跳入“冬天”。12月 1日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佛山气温骤降,从11月 30日到 12月 2日 2天内气温降幅达17℃,感觉 1天内就从“夏天”直接进入“冬天”。由于冷空气不断补充影响,佛山市天气持续寒冷,12月 1~ 8日,12月 15~ 23日全市各区皆发布了寒冷黄色预警信号。
(吴 斌)
防汛防旱防风工作
【综述】 2014年,佛山市各区共发布暴雨预警信号 107次,雷雨大风预警信号 187次,台风预警信号 19次,市三防指挥部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2次、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1次,汛情主要特点是开汛早而急,前汛期降水偏多,强对流天气频发,龙舟水期间降雨量普遍偏少,后汛期影响的热带气旋数量少。在抗击 3月 30日雷雨大风、5月 5日暴雨、5月 7~ 11日持续性强降水、5月 15~ 17日强雷雨、5月 19~ 22日强雷雨及台风“海鸥”过程中,市三防指挥部积极部署,及时启动防汛、防风应急响应,各职能部门组织安全督导检查,针对各类防汛薄弱环节,落实措施,明确责任,确保民众安全。2014年,佛山市各种灾情直接经济损失仅 2000多万元,比 2013年减少20%,比 2012年减少80%,是近 5年来最少的洪涝灾害损失。
【水雨风情特点】 2014年佛山市开汛日为 3月 30日,汛期总降雨量 1488.7毫米,较常年平均偏多 1成,整体汛情正常,汛情风情主要特点:一是开汛早而急,前汛期降水偏多,强对流天气频发。前汛期主要有 3月30~ 31日雷雨大风、5月 5日暴雨、5月 7~ 11日持续性强降水、 5月 15~ 17日强雷雨、5月 19~ 22日强雷雨5场强对流天气对佛山市造成影响。二是龙舟水期间(5月 21日至 6月 20日)降雨量普遍偏少,佛山市平均降水量 236.9毫米,比常年偏少 1成。三是三水水文站、马口水文站出现 2次明显涨水过程,受西、北江上游来水影响,5月 24日三水站出现洪峰水位 4.97米、相应流量 9060立方米 /秒,5月 25日马口站 2时出现洪峰水位 3.84米、相应流量 22800立方米 /秒;6月 7日三水站出现洪峰水位 4.02米、相应流量 7860立方米 /秒,马口站出现洪峰水位 4.03米、相应流量 24800立方米 /秒,两次涨幅水位均在警戒线以下。四是后汛期影响的热带气旋数量少,共有 3个热带气旋(威马逊、海鸥、凤凰)进入佛山市防区,其中“威马逊”和“海鸥”对佛山市有一定影响。2014年 8月 18日 17时许,佛山大堤狮山镇段(桩号 7+ 230~ 7+290)发生长约 60米的堤外坡坍塌险情,三防、水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急处理,有效控制了险情。
【灾情概况】 2014年入汛以后,佛山市遭遇了强对流天气和台风的袭击。特别是 5月份多场连续性强降雨对全市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雷雨大风及台风共造成全市 3个区 13个镇(街道)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2445.49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 1985.3公顷,受灾人口 2000人。
【三防“最后一公里”防御措施】 2014年,佛山市三防工作从解决三防专职人员和三防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入手,确保“最后一公里”防御措施落实到位。措施一是落实解决镇(街道)三防专职人员。重视基层三防队伍的建设,经过各级大力争取,22个镇(街道)三防专职人员全部得到解决,通过聘任和借调等方式落实三防专职人员 46名,另外村(居)落实网格联络员、巡查员、监测员 5016名,进一步健全基层三防队伍。措施二是加强基层三防硬件配置。全市配置手摇报警器 211个、铜锣 1472个、无线预警广播和应急气象大喇叭8套,编制基层三防应急预案 1992份和一页纸操作预案 1112份,设置防灾减灾专栏 721个,印发三防宣传手册 5.21万本,增强基层工作主动性,促进了防灾减灾水平的提高。措施三是加强三防预警信息全覆盖。全市落实简易预警设备三防应急预警人员 1194名,建设短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28个、视频会商系统 29套、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47个,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 2个,进一步完善应急预警机制。为切实提高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南海区结合本区 52个气象自动站功能,安装气象信息显示屏 240个(其中有 16个村居安装了该显示屏),为全区气象监测提供了保障,方便了气象信息的传播。
【山塘水库防汛安全管理】 2014年,佛山市严格执行《佛山市小型水库、山塘安全巡查工作管理办法》,落实山塘水库巡查管理工作。落实山塘水库安全巡查工作负责人责任书签订工作 367宗,其中水库 132宗、库容1万立方米以上山塘 235宗。市三防办印发《小型水库安全巡查登记表》和《小型山塘安全巡查登记表》各1000本,各级认真开展小型水库及山塘安全巡查并登记备案 1.25万次,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防汛督查】 2014年,佛山市加强防汛工作督导检查。市三防指挥部组织市防汛督查组,到三水区乐平镇三防办、黄婆坑水库和高明区沧江泵站、三洲电排站开展防汛督导工作,重点检查镇三防值班记录、三防文件及防汛责任书,登陆省三防责任人管理系统检查防汛责任人录入情况,现场询问了工作人员有关岗位职责、三防值班及预警通知等内容,为进一步做好防汛督查整改工作。各区亦相应开展防汛督查工作,对镇(街道)防汛仓库、村(居)三防工作组和水利工程进行了抽查,确保安全度汛。
【支援兄弟市救灾抢险】 2014年,广东省防汛抢险民兵轻舟机动一大队派出轻舟队员和指挥保障人员33人,出动冲锋舟5艘、橡皮艇2艘、运输车1台、大客车1台、指挥车2台,于5月23~24日赴清远市阳山县参加抢险救灾,向受灾山村运送干粮食品125箱,圆满完成任务。省三防抢险潜水一队分别于5月27日和6月9日赴清远市阳山县太平镇和清远市英德执行抢修任务,2次执行任务共5天,共出动20人次,出动车辆6车次,潜水作业20人次,潜水作业时间累计21小时,圆满完成抢险排险任务。
【三防信息系统建设】 2014年,佛山市推进三防信息化项目主要有三项。提高基层三防应急信息接收保障水平,市、区、镇(街道)三防部门安装三防信息接收应急保障系统35套,实现省到市、市到区、区到镇(街道)四级视频会商、应急救援、远程指挥及应急信息的互联互通;完成“广东省三防值班系统”的建设工作,将市、区两级三防值班安排表录入省系统,实现防汛值班的统一管理;落实三防应急发电设备。区、镇两级三防办完成应急发电设备配置,加强三防信息网络电力保障。
(陈冬喜 董欣欣)
城乡环境卫生
【爱国卫生运动】 2014年,佛山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于 3~ 4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第 26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活动主题确定为“小害虫、大危害——除害防病保健康”。为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于 5月 21日制定印发《2014年佛山市防蚊灭蚊行动方案》,并于 6月 24~ 25日对各区开展以灭蚊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014年 9月,佛山市暴发登革热疫情。佛山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于 10月 2日、5日、8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统一灭蚊行动,并根据 10月 12日全省登革热防控现场会会议精神,部署开展防蚊灭蚊爱国卫生大行动“十日攻坚战”,遏制登革热疫情上升的势头。
【卫生创建工作】 2014年,佛山市共新创建省卫生村 102个,其中三水区 76个、高明区 24个、顺德区 2个。三水区的白坭镇、乐平镇、芦苞镇和顺德区的勒流街道通过了国家卫生镇复审并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镇。
2014年全市新创建和升级健康村(居)共 47个,其中禅城区新建 13个,升级 3个;顺德区新创建 31个。
(何敏宏)
环境保护
【综述】 2014年,佛山市环境保护工作创新建立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人大、政协支持参与,市环委会牵头负责,市、区、镇三级联动,环保部门全程跟进,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监督”的“大环保”格局,全市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空气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水环境质量】 2014年,佛山市各种生活、生产用水质量各有差异。佛山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状况总体保持优良。主要江河水质状况总体优良,平洲水道、容桂水道及潭洲水道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西江干流水道、东平水道、顺德水道、东海水道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主要城市内河涌,除佛山水道达到相应水质标准,其余的西南涌、大棉涌、桂畔海、大良河、水口水道、高明河均存在超标现象,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氧、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等。
【大气环境质量】 2014年,佛山全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 25μg/m 3、48μg/m3、66μg/m3,45μg/m3,一氧化碳(CO,95位百分数)浓度为 1.6mg/m 3,臭氧(O3,最大 8小时均值 90位百分数)浓度为 167μg/m 3,其中 SO 2、PM10和 CO浓度达标,NO2、PM2.5以及 O 3浓度超标。佛山全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比例为74.7%,未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 PM 2.5、NO2和O3。
城市降水酸雨情况:全市降水 pH值为4.75,比上年下降 0.1个 pH单位。全年酸雨频率为58.6%,比上年下降 4.9个百分点。酸雨污染较上年略有缓和。
【声环境质量】 2014年,佛山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 56.8dB(A),达到环境噪声 2类区昼间标准;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7.0dB(A),达到 4a类(主干交通两侧)昼间标准。全市功能区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7.0dB(A),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9.8dB(A),除 4a类区夜间平均等效声级超过相应质量标准外,其余功能区噪声均达到相应标准。
【辐射环境质量】 至 2014年底,佛山市有放射源 1997枚,其中Ⅰ类源 119枚,Ⅱ类源 1枚,Ⅲ类源 13枚,Ⅳ类、Ⅴ类放射源 1864枚;射线装置数 696台,其中,Ⅱ类射线装置 43台,Ⅲ类射线装置 653台。核技术应用项目主要分布于金属压延、医疗卫生、饮料生产和光电照明等行业。全市放射性环境状况正常,无放射性污染事故发生,电磁辐射水平保持稳定。
【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制度建设】 2014年,佛山市以建章立制为抓手,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佛山市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实施办法》《佛山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佛山市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14~2017)》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建立“环境管理行政体系、治理体系及监督体系”三套体系,从分责、考责、问责三个环节入手,健全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夯实环境综合治理基础,有效推进环保各项工作落实。
【环境管理综合督查试点】 2014年 5月,环保部将佛山市列为全国环保综合督查试点城市,以市政府作为主要督查对象,总结分析佛山环保管理现状,为佛山市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指导。佛山市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及时整改,促进环境管理水平提升。
【100项环保民生实事】 2014年 3月,佛山市出台《佛山市建设满意政府 100项环保民生实事(2014年)》,涵盖水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管理、环境管理、环境执法等五个方面,通过市政府与区政府签订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并对外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至年底,100项环保民生实事基本完成,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排污权交易试点】 2014年 9月,广东省正式同意佛山市作为首批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城市。至年底,佛山市初步完成交易办法与流程、政府储备与转让、资金收支与管理等整体配套性政策文件拟定,开展指标定价研究与经济影响评估,并启动对全市重点排污企业开展排污指标初始核定。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 2014年,佛山市编制《佛山市 2014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将涉及结构调整、工业废水治理、配套管网建设、清洁能源替代、脱硫脱硝、落后产能淘汰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方面 297个项目纳入减排计划并大力督促落实,各个项目基本按期完成,且 2014年佛山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均取得“优秀”等级。
【生态市创建】 2014年,佛山市继续推进生态市创建工作。继续开展生态市“细胞工程”创建,截至 2014年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 19个,省级生态乡镇 24个。按计划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行“以奖促治”,因地制宜打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亮点项目,推动实施农村环境整治“1060”工程。2014年 4月 18日,广东省环保厅和顺德区政府签订合作共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协议,顺德区将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试点。
【水环境综合整治】 2014年,佛山市通过各种举措,强力整治水环境。一是全面开展重点河涌“一河一策”治理。推进截污管网建设、引水工程、生物修复、岸线整治等治水工程,狠抓全市水环境整治,第一批重点河涌 389个项目,至年底,全市已完成 187项,实施中 106项。完成第二批 90条“一河一策”重点河涌整治编写工作。二是强化精细化考核,推行“涌长段长责任制”。建立工程清单,紧盯项目进行督查,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重点河涌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月报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推行“涌长段长责任制”,将重点河涌的监督和管理责任落实到区、镇(街道)、村领导,实施水质目标与建设任务推进“双考核”制度。三是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强化饮用水源地月度巡查,开展突击巡查、联合巡查等,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完成佛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调查,启动地下水环境基础状况调查,完成重点流域污染源调查及风险评价工作。
【大气污染防治】 2014年,佛山市加大力度,严格推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出台《佛山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14~ 2017年)》,进一步明确整治目标,通过“25项措施”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战略部署。扩大高污染燃料限制使用区域面积,相比 2012年扩大 1.9倍,60%的中心城区纳入限燃区,开展限燃区清洁能源改造整治。突出重点行业,高标准整治电厂、陶瓷、铝型材、玻璃等燃煤消耗量较大行业,特别是对全市 9家电厂提出“超洁净排放”改造,加强印刷、制鞋、家具、汽车等行业重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治理,全市整治大气污染重点企业 804家,力促大气污染排放主要指标达标。
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快黄标车淘汰工作, 全年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 8.05万辆,淘汰率为113%,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考核任务。实施“以奖促治”,发放奖励补贴 3.9亿元,提前报废 3.4万辆。加强黄标车电子抓拍,建设黄标车抓拍电子卡口点 570处,摄像头 1874个,设置“限黄”标志牌 838个。加大“黑烟车”查处力度,
试行“黑烟车”电子抓拍系统,对过往的“黑烟车”进行监控处罚,全市路检车辆累计 3.2万辆,尾气超标数6440辆,受理公众举报“黑烟车”1003宗。
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出台《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建筑施工工地、道路、管线施工、港口、码头、堆场等扬尘污染防治要求。出台《佛山市施工工地扬尘排污费征收管理试行办法》,利用排污费征收“杠杆”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探索应用扬尘治理新设备,测试评估多功能抑尘车(俗称雾炮车)的降尘效果,创新治理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技术手段。
应对重污染天气。市环境保护局与市气象局联合发布佛山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公布未来三天的空气质量等级、首要污染物的预报信息,尽早发布预警。完善空气质量重污染应急预案,明确大气重污染应急指挥的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机制及预警的响应程序、工作流程等发布要求和应急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等,提高大气重污染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开展不良气象条件下在人口密集区域实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行动,围绕中心城区主要污染源,针对扬尘、机动车、重点工业企业、露天焚烧行为、饮食业污染实施严格管控,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有效降低人口密集区域空气污染程度。
【环境执法】 2014年,佛山市通过改革和创新,环境执法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推进“环保执法年”建设。着力推进“环保执法年”行动,推行“三不三直五结合”方式。市环境保护局草拟《佛山市开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排污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印发,提出七大方面要求 23条具体措施,健全部门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环境执法新机制。 2014年,全市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 9.21万人次、现场检查企业 3.97万家次、立案处理企业 1882宗、罚款金额达 6225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3%、38%、99%、244%;移送案件 63宗,增长270%。
创新执法手段。佛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建立市督查、区检查、镇(街)巡查、村(居)协查的“环境大监管”体系,明确监管责任,编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网络。率先推行无人机执法,引入无人机以近地面飞行方式进行航拍,强化打击精准度。佛山市率先在广东省设立“环保警察”,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及区环境犯罪侦查中队相继挂牌,并成立打击环境污染联合执法办公室,建立联络员机制及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环境犯罪案件侦办效率。扩大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全天候监控网络,出台《佛山市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适用环境行政处罚实施细则》及《佛山市污染源自动监测运维单位信用管理办法》,加强全市自动监控社会化运营单位监管,强化自动监测数据执法应用,遏制超标排污行为。
推进执法方式取得新转变。环保执法实现六个转变:一是从白天、工作日为主向“白+黑”“5+ 2”转变,实现执法时间全覆盖;二是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实现执法方式智能化;三是从单一性执法向联合性执法转变,实现执法部门联动化;四是从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实现执法管理精细化;五是从监督性向服务性转变,实现执法形象服务化;六是从追究行政责任向追究刑事责任转变,实现执法力度“铁腕”化。
【环境保护宣传】 2014年,佛山市共组织和引导市内外媒体开展环保报道超过 1500篇(条),创近几年来最高纪录。组织和引导市内外媒体开展环保报道,市环境保护局联合佛山电台 FM94.6开办节目“兴之所至——环保在行动”,打造一个媒体监督、服务群众的环保平台;与《南方都市报》《中国环境报》《珠江环境报》和《环境》杂志等媒体合作,全面体现市环境保护局环保工作的进展和成效;持续利用“佛山环保”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开展市环境保护局环保宣传工作;与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节目合作开展“环保随访”“关爱山川河流”青少年河涌整治调查等系列报道活动。开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抽调多名法律业务骨干深入各区,针对环境执法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开展 6场新《环保法》宣讲。
(姚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