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高明区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翼,濒临西江,东南和南面与鹤山市交界,西南与新兴县相连,西北与高要市接壤,东北隔西江与三水区、南海区相望。全区总面积 960平方公里,年末户籍人口 29.91万人,常住人口 42.85万人,下辖荷城街道、杨和镇、明城镇、更合镇和西江新城,有 72个行政村(社区)。区政府所在地为荷城街道。 高明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设县,历史文化悠久,曾有“文风甲端郡”“硕彦辈出”美誉,涌现清代版刻家、中国第一个华人牧师梁发,革命“三谭”(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等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拥有唐代龙窑遗址、灵龟塔、古椰贝丘遗址、皂幕山风景区、桫椤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和人文景观。
2014年,高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8.09 亿元,增长 9.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14.67 亿元,增长10.8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75 亿元,增长 15 %;固定资产投资305.62 亿元,增长14.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1.7亿元,增长 8.9%;出口总值21.6 亿美元,增长 15.7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53元,增长 9.9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673元,增长10%。
经济建设
【农业】 2014年,高明区实现农业总产值 34.6亿元,增长4%。种植业产值 10.67亿元,下降 0.1%;林业产值 1.03亿元,增长 6.7%;牧业产值12.49 亿元,增长 3.8%;渔业产值 8.73亿元,增长 9.6 %;农林服务业产值 1.68亿元,增长4.5%。
农业载体加快建设。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1家,共 3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3家,共 11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7家,共 27家,其中 7家获评市级示范社,3家申报创建省级示范社;认定区级“菜篮子”生产基地 10个。投入 1160万元建设现代农业园区,2009~ 2010年度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项目通过省验收,完成革命老区标准农田整治、市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项目推进顺利,杨和福融八达水产物流项目建成投产,并引进何氏水产现代农业智慧园区、明轩生态农场等一批优质农业项目。加强农业企业服务,首期投入 200万元设立高明区“政银保”农业合作货款担保基金,解决企业融资 6000万元。打响生态农业品牌,全区有有机认证农产品 3个,绿色认证农产品 1个,无公害认证农产品 3个,建成“三品”产地认证基地 6个,认证面积 6834亩,海达“鲜一先冰鲜鹅”获“广东名鹅”称号。
智慧农业深入推进。完善“农信通”服务平台,全区农信通平台用户达 9096户,全年通过平台发送信息53.5万条。加快农产品质量智能化可追溯网络交易平台建设,完善二维码追溯系统,应用追溯平台企业 11家,涉及产品 60多个。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应用,全年向农业部服务器上传动物标识信息 33.13万条,免疫信息 40.44万条。实施淡水鲜活水产品试点标识管理,备案养殖户 459户,养殖总面积 9916亩。加强肉品屠宰监管,全面开展肉品统一配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工业】 2014年,高明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579.39 亿元,增长10.6 %。工业增加值 460.7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75.8%。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172 家,超 10亿元企业16 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 54家,超亿元企业 4家。
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全年引进项目 57个,合同投资额 168亿元,连续十年超百亿。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包括明威医疗器械、家得宝智能家居等一批优质项目。13个项目纳入省重点,数量再创历年新高。其中,中国南车佛山修造基地项目、中国科学院产业研究院新材料产业园等 11个项目动工,动工率84.62%。31个项目纳入市重点,其中动工项目 23个,动工率74.19%。在项目带动作用下,全区工业法人企业新增 189家,增至 1334家,工业发展具备有力的实体支撑。
产业集聚水平得到提升。以纺织服装、石化塑料、金属材料、食品饮料四大传统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421”产业集群加快成形。2014年,七大产业实现生产总值 2181.5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生产总值86.75%,成为全区发展的主支撑。其中,四大传统工业产业产值 1550.92亿元,增长10.1%,年产值超 50亿的海天调味、溢达纺织和中油高富龙头带动作用明显;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61.55亿元,增长 11.2%;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 569.11亿元,增长11.1%,成为拉动工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驱动持续增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成效良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85%,中科院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点科技平台投入使用,引入培育科技创新团队 15个。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域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全市唯一获得优秀等次的县区级区域。新增技改备案(核准)项目 52项,涵盖塑料、纺织、装备制造、光电等领域,新增技改投入 10.59亿元,创历史新高。申请各类专利 1511件,其中发明申请量530件,增长 66.14%;发明专利拥有量 284件。新增有效注册商标 467件,共 3670件;新增“国家驰名商标”2件,共 10件;新增“广东省著名商标”2件,共 30件;拥有“广东省名牌产品”15个。
【第三产业】 2014年,高明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 118.1亿元,增长8.1%,占地区生产总值19.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比上年提升 3%和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1.7亿元,增长8.9 %。全年引进现代服务业项目 7个,合同投资额 77.09亿元。全年接待游客 417.24万人次,增长 16.2%;实现旅游总收入 18.3亿元,增长14%。
项目引领效应突出。确定 20个重点第三产业支撑项目,总投资 240亿元;其中 8个第三产业项目列入省重点,占 13个省重点项目的61.54%。2014年,20个重点项目中,17个项目动工建设,4个项目投产,动工率85%,完成投资 35.5亿元。 现代旅游业发展提速。盈香生态园成为全区第二个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君御西江国际游艇展示中心、美的白鹭湖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加快建设;深埗水旅游项目成功招商;泰康山景区、海天工业游项目不断完善;油菜花节、万人濑粉节、绿博会、旅游欢乐月等一批特色旅游节会逐步形成区域品牌。加快打造“智慧旅游”,高明旅游网以及微博、微信高明旅游公众号投入运行。“禅南高”(禅城、南海、高明)、“要明鹤兴”(高要、高明、鹤山、新兴)区域旅游合作不断深入,高明旅游品牌效应进一步打响。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稳步发展,全年引入包括佛汽集团物流中心在内的物流项目 5个,投资额 21.47亿元,其中金谷园食品物流配送项目建成投产。万方塑料制品国际采购中心建成全区首家公共保税仓,引入首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打造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全区首家大型城市综合体勤天汇广场完成一期建设,荷城新天地等一批商贸项目加快建设,沃尔玛、大润发等大型超市持续旺盛,带动全区零售业实现销售额 58.64亿元,增长 11.1%;餐饮业实现营业额 15.33亿元,增长9.4%。
【对外经济】 2014年,高明区新批外资项目 6个,同比增长100%。合同利用外资 2.14亿美元,增长 5.7%;实际利用外资 1.56亿美元,增长5.6%。外贸进出口总值稳中有升,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 25.2亿美元,增长11%。其中,进口总值 3.6亿美元,下降 10.2%;出口总值 21.6亿美元,增长15.7%。联检部门推行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三互”联检新举措,企业申报、查验环节分别提速30%、50%,口岸货物进出口货运量增长12.4%,增幅为全市第一。
【财政金融】 2014年,高明区实现财税总收入(含海关代征增值税)79.51亿元,增长 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6.75亿元,增长15%。克服各种减收增支不利因素,高效运营公有资源,实现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大幅增长,拉动全区非税收入实现 35.85%的快速增长。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和民生事业资金需要,全年对民生事业投入 17.29亿元,增长3.28%,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4.53%。 金融服务实现创新发展。搭建“政银企”信息平台,推出“税融通”等 30多项企业信贷融资产品,发放大众创业贴息贷款资金 1130万元,切实化解企业融资难题。引入南粤银行,海纳川、川东热敏磁电 2家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实现本土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新突破。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监管,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年末辖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262.79亿元,比年初下降2.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77.55亿元,比年初增长5.4%。年末辖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211.33亿元,比年初增长9.7%。
城乡建设
【西江新城建设】 2014年,西江新城大样初成,总投资22.6亿元的核心区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全面完工,明湖公园、秀丽河公园、丽江水廊对外开放,“三纵六横”路网框架初步成型,其中体育中心成功承办了佛山市第八届运动会开幕、闭幕式。总投资 31亿元的核心区二期项目启动建设,主要项目包括明湖公园二期以及多条连接一期的道路等。2014年,西江新城有建设工程 48个,总投资约 18亿元,其中年内新开工项目 12个,竣工 28个。以新城建设为载体,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累计引入 13个高品质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达 123亿元。其中,佛山君御西江国际游艇展示中心建设速度加快;勤天汇广场首期风情商业街对外销售。
【“三旧”改造】 2014年,高明区“三旧”改造建设项目 37个,新启动项目 9个,竣工项目 7个,改造面积 321.56亩。重点“三旧”改造项目进展加快,沿江路以东区域项目完成年度投资 1.7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3.1亿元,完成动迁量 96%以上,完成安置房建设,超九成居民入住安置房。江滩滨河景观改造工程完成,并成为全市样板工程。三洲旧区改造稳步推进,引入北控水务集团合作开发,安置房一期工程建成,二期工程启动建设。荷城商圈改造项目之一——荷城新天地正式动工建设,将打造成为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明城镇原明泰毛巾厂、更合镇利德丰陶瓷公司等旧厂房改造项目进展顺利。
【交通建设】 2014年,高明区大力加强道路建设,交通路网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持续完善,广明高速佛山段(陈村至西樵段工程)建成通车,江罗高速高明段完成投资 3.5亿元,完成总投资48.6%,鹤开高速高明段启动前期工作。区内外骨干路网加快建设,荷杨大道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丽江路(祥福路—海华路段)工程、荷香路北延伸道路(跃华路—怡乐路)工程、围拳涌(文明路—荷富大道)硬底化建设工程均完成建设前期工作。全面推进高明大桥等 8项重点公路桥梁的加固维修,完成人明线旧沧江桥等 4座农村桥梁的加固维修工程,以及明富线等一批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推动轨道交通建设,高明现代有轨道电车项目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有关路线方案技术审查。
【生态环境保护】 2014年,高明区通过创新环保执法机制,整合环保执法资源,完善区镇联动执法体系,实施全方位、全空间、全时段的“三不”(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三直”(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执法,并建立“要明鹤兴”(高要、高明、鹤山、新兴)联合执法机制,重拳出击,实行铁腕治污。全年关停重污染企业 56家,整治锅炉 114台,立案处罚环保污染案件 84宗,处罚金额超 600万元,同期上升 154.5%和268.3%。其中最高一宗处罚金额达 94.5万元,创下佛山有史以来环境行政处罚单笔最高罚单。淘汰黄标车 2600多辆,新增清洁能源公交车 64辆。清理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点)约 300个,深化治理 4条河涌,建成 8个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92%、95%。创建3个国家级生态镇和 10个省级宜居社区,建成首个省级生态村。启动新一轮绿化高明大行动,建成 20个乡村森林家园,新增绿化面积 53万平方米。
【城市配套建设】 2014年,高明区完成中山路沿街景观整治提升和中心城区十大社区改造提升工程,分批推进中心城区内街巷硬底化建设和市政改造,城市景观不断改善。完善交通设施配套,实施第四期中心城区新增车位和标志牌工程,四期累计增设汽车停车位 11244个,摩托车停车位 10989个。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新开通533、535公交线路,新增农村公交站牌 14个,完成公共自行车系统二期建设,新增 19个站点,扩建18个站点,新增投放 400辆公共自行车,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加快推进七星岗泵站重建、三洲北泵站新建、沧江水利枢纽除险加固工程、沧江堤防护岸加固及河道整治工程等系列重点水利骨干工程,落实灌区改造工程,完成面上农水、应急渡汛和电排冬修等 38宗工程。电力设施逐步完善,完成西江新城电网专项规划修编,确定中心城区 3个 110千伏变电站选址,73项配电网工程投产,全年全社会用电量 44.16亿千瓦时,增长9.95%。供水保障不断加强,完成明城镇光明和明南片区水改工程、荷富路供水工程二期、富湾供水资源整合等重点工程建设,新建、改造管网 74公里,全年实现供水量 8568.92万立方米,增长14.92%。天然气管网覆盖加快扩面,新建城镇燃气管道 37.87公里。信息工程加快推进,建成首批 20处公共场所 WLAN热点。
【城市综合管理】 2014年,高明区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大城管”和城市管理考评机制,建成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三合一”数字城管系统,新增数字城管覆盖面积 42.7平方公里,共覆盖超 70平方公里,实现城镇建成区及工业园区全覆盖。全年系统立案 12.61万宗,办结 12.14万宗,实现城管案件的快速处理。深入整治城市“八乱”现象,处理“八乱”现象 5万多宗。切实提高城市管养水平,探索实行夜间保洁,完成中心城区新的建筑垃圾消纳点建设,创新绿化管养市场化运营机制,对道路、公园、小区翻种、换种植被约 31070平方米。加强中心城区路灯管养,实行每日巡查制度,城区亮灯率 99%以上。
民生事业
【社会保障】 2014年,高明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12.1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 12.3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 12.51万人,参加医疗保险 12.9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 12.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2.41万人,领取养老金 3.15万人;参加居民门诊基本医疗保险17.43万人,参加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 17.43万人,参保率99.15%。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 30.56万张,激活26.07万张。调整社会保险待遇,城镇职工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 1395.5元增至 1562.25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从 120元提至 135元。住房保障日趋完善,落实资金 4508万元建设保障性住房 500套;开建公租房 514套,其中 432套竣工;投入资金 168万元改造农村危房 70间。运用区级价格调节基金扶持平价商店建设,向 20家平价商店发放补贴 102万元,向低收入群众 5.32万人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106.4万元。
【社会救济】 2014年,高明区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城乡低保对象 2250户 4443人发放救济金 1755.87万元。其中,城镇低保对象 215户 372人,发放救济金 184.71万元;农村低保对象 2035户 4071人,发放救济金 1571.16万元。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对农村五保对象 679人发放供养经费 565.86万元。提升医疗救助服务水平,对城乡低保、五保等 1571人次落实救助金 173.9万元。建成首个农村养老服务试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投入服务经费 108万元,惠及服务对象 300人。高龄津贴扩面至 70岁以上老人。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累计支出慈善资金 683.82万元,资助困难居民 2543人次。实施居民特别扶助计划,共计扶助 93户家庭,发放特别扶助金 297.5万元。
【劳动就业】 2014年,高明区新增城镇就业 60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4%。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超 1800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 2037家次用人单位收集和发布空岗岗位 2.1万个,为 3.15万人次求职者提供免费应聘服务,组织招聘会 250场,提供就业岗位 1.8万个,促成就业近 6500人,转移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 4001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92.8%,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180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251人,21个社区、36个行政村达到充分就业村标准。鼓励创业,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 503万元,752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 3624人。
【医疗卫生】 2014年,高明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 128个,卫生工作人员 2966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399人,医疗机构床位 1715张。实行 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纳入管理并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 32964人,健康体检 16990人。深化区疾控中心改革,提升全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探索实现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完成新市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为广东省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平价医疗服务,新增医疗机构 9家。试点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数 2000多户,服务对象超 7000人。启动联防联控应急机制,有效防控登革热、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
【人口计生】 2014年,高明区户籍人口出生率11.5‰,自然增长率5.2‰,政策生育率93.12%,户籍出生人口性别比104。落实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1940对夫妇参检,目标人群覆盖率100%,孕前优生项目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100%,在国家和广东省均获评“优秀”等级。落实“单独两孩”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实施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向 2298名各类计生奖励扶助对象发放奖励金 405万元。强化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严厉打击“两非”行为,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全年共征收社会抚养费 4854万元。
【人才事业】 2014年,高明区引进人才 1039人,人才总量达 6.26万人,增长 7.54 %;其中引进博士 2人,总量 19人,增长 11.76%;引进硕士 73人,总量 1239人,增长 6.26%;引进本科生 678人,总量 26879人,增长 5.2%;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师 1034人。出台《高明区人才发展规划(2014~ 2018年)》,营造良好引入、培养、留住人才发展环境。建立“高层次人才绿卡”制度,对引进的急需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在其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放开落户限制,提高异地人员积分入户审批效率,全年办理人才落户 146人。为 98人发放高层次人才津贴,发放金额 116.4万元。
【教育事业】 2014年,高明区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优质化,成功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督导评估。中小学校建设改革步伐加快,开建高明实验中学,引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佛山外国语学校;新杨梅小学、合水小学、杨和中学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中职教育实现全免费,启动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实行大规模教师交流制度,199名教师进行调动和单向、双向挂职交流,占全区中小学专任教师10%。搭建教学联盟,建立区级教学联盟组织机构,成立普通高中、初中、小学三个教学联盟平台。实施政府奖教奖学,实施财政教育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激发学校、教师良性竞争。2014年,全区参加高考 2573人,本科上线1100人,增长 19.31%;专科以上上线 2122人,增长 6.31%;高职类上线 195人,增长13.37%。
【科技事业】 2014年,高明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 家;各级工程中心 115个,其中省级工程中心19 个、市级工程中心 41个、区级工程中心 55个。获各级科技进步奖 27项,其中省级科学技术奖 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 1项、区级科技进步奖 25项。全区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 1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2个。组织参加第2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 2个,二等奖 2个,三等奖 2个,专项奖 6个。荷城街道中山社区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及“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单位,河江社区获评第五批“广东省科普示范社区”。区粉葛协会被评为“广东省基层农技协龙头协会”。
【文化体育】 2014年,高明区完善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成全市首家乡镇级自助图书馆,农家书屋覆盖全区 72个行政村,第二批园区书屋挂牌成立,建成 8家 500人以上自然村综合文化室。开展“缤纷高明·四季情韵”文化周未”提升文化品质。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魅力大舞台、系列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成立区文化产业协会,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完成区文化馆法人治理改革,深化文化事业改革。扶持文艺精品创作,《日月高明》《一起走过的青春》等作品获省、市级表彰。成功承办市第八届运动会,开创区级政府承办市运会先河。完善各镇(街道)体育场地设施,成立并开放区内首家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 20多项,赛事覆盖区、镇、村三级,超 40万人次参加。全区全年在各类市级以上体育竞赛中获金牌 37枚、银牌 56枚、铜牌 62枚。
【革命老区建设】 2014年,高明区实施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双到”后续跟踪帮扶,推进九大类 25个项目建设,累计投入资金 2.7亿元。落实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162个,总投入 1470万元,涉及二次水改、农田水利、文化娱乐等,完成项目 160个,完工率98.76%。老区造血功能日趋增强,完善皂幕山 AAAA级旅游景区基础配套设施、景观文化建设工程,合朝生猪、海达家禽、丽堂蔬菜、举世水产、鸿丽蔬菜、泰禾蔬菜等省级、市级 “菜篮子”基地不断发展壮大,推进 8个现代农业园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项目,开展 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建设示范项目。革命老区各项配套设施加快完善,新杨梅中心小学、杨和镇中心幼儿园、合水小学、新建东洲中学等新建、扩建、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完成明城镇光明、明南两村市政供水管网建设,投入2464.6万元推进 5个公路建设项目。
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2014年,高明区出台《中共佛山市高明区委关于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0年的阶段性改革目标,并明晰七大类 30项改革任务。建立全面深化改革刚性约束机制,由区、镇领导领衔推进 33项改革专题,区各有关部门确立63项改革清单,推动改革创新在涉及产业转型、城市建设、民生事业、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其中,推进智慧城镇研究,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制定实施政府权责清单,完成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重点项目模拟审批制度,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探索建立“诉访分离”机制,创新环保执法机制,在全市率先启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社会管理不断深化。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2014年,高明区出台《佛山市高明区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实施方案》,确立六个方面 28项主要任务,分 2014年和 2015至 2020年两个时间段推进。2014年完成 268个小项任务,其中,民生政府方面,顺利完成年度“十大民生工程”;高效政府方面,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逐步形成;法治政府方面,制定实施《佛山市高明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试行)》;责任政府方面,建立公众参与行政问责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平台;诚信政府方面,深入推进绩效管理试点,推动政府及各部门履职践诺;廉洁政府方面,建成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平台和区、镇、村三级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综合平台。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014年,高明区编制实施政府权责清单,纳入权责清单单位 52个,行政职权合计10532项。出台企业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投资准入审批清单和市场监管清单,清理禁止和限制投资措施 629条,准入审批事项 176项,监管类型 608种,监管措施 2066条,监管标准 1717条,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管理要素,进一步规范政府和市场行为。深化“三个集中到位”改革,区行政服务中心完成升级扩容,年末累计进驻单位 26个,集中区级权限业务 90%以上。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新增 150项、取消 97项、调整 290项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纳入全区全部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类事项 1169项,其中三级深度事项占比超45%。推广“市民之窗”自助服务终端,累计配置 60台“市民之窗”,覆盖 43个村(社区)。改革企业登记制度,实现“三证同发”,受理各类市场主体登记业务 5404宗;新成立各类市场主体 4553户,同期增长20.4%,其中新设立企业 804家,增长84%。
社会管理
【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 2014年,高明区加大力度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建成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以及覆盖一街三镇的职工服务中心、家庭服务中心,建成首个产业社区。全区有专业社工机构 4家,正式登记的社会组织 203家,其中社会团体 10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 95家。探索推进“诉访分离”机制,建立起案件分流、受理平台、规范办结、倒查机制、社会救助、闹访处置、终结制度、难点破解八大机制,分离案件 30宗,案件分流率100%,引导涉法涉诉案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农村综合改革】 2014年,高明区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与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出台《佛山市高明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奖补办法》,农村集体资产进入平台交易 319宗,资产成交年标的总金额1250.55万元。推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完成项目 27个,涉及 15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经济社),总投资 757.51万元,受益人口近万人。推进土地股份制改革试点,完成 4个村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名村示范村建设,完成第二批 1个名村 2个示范村创建。落实种粮补贴、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性水稻保险、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探索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顺利完成村(居)“两委”换届。
【精神文明建设】 2014年,高明区完成全国文明城市三年创建任务,打造读书节等一批“微文明”品牌,志愿服务、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等活动常态化推进,开展“文明的力量”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实施“寻找最美村官”评选,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创建文明窗口单位 9个,“十好”和谐文明村(居)13个。坚持正面舆论宣传,策划高明改革新动力等多个系列报道,开辟“高明发布”门户网站。进一步强化网络问政,开展区委书记、区长微访谈活动,收集意见建议 8000多条,回复率100%。
【社会综合治理】 2014年,高明区建立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至年底,累计建成一类视频监控点 609个、摄像头 838个,72个村(社区)创建为“平安村居”中心城区安全小区覆盖率达85%。大力打击违法犯罪,,“110”接获违法犯罪警情数 8134起,同比下降3%。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加强劳资纠纷、涉军群体、涉农等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大力保障食品安全,创建 192家“阳光厨房”,区熟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基本建成,试点推行肉品冷链统一配送,落实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903家工贸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农村突发事件预警发布应急广播系统。
各镇街介绍
【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位于高明区东部,西江之滨,被西江、沧江二水环抱,是区委、区政府所在地,为全区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和科技中心。辖区面积 179.06平方公里,下辖 14个社区和 14个行政村,户籍人口 15.07万人。
2014年,荷城街道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616.49亿元,增长 10.9%;农业生产总值 6.99亿元,增长 3.9%;固定资产投资 147.51亿元,增长 14.5%;实际利用外资 1.47亿美元,增长 5.9%;工商税收总收入 39.5亿元,增长 5%;本级税收收入 4.1亿元,增长13%。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项目 22个,投资总额 61.55亿元,其中亿元项目 14个。加强企业服务,促进项目落地投产,2011~ 2013年引进的 43个项目中,实现动工 29个,实现投产 23个。其中,海天调味公司扩建工程等 20个省、市、区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南车佛山修造基地项目动工建设,旺旺华南生产基地项目启动前期工作,塑料制品国际采购中心建成公用型保税仓,展示中心已投入使用。
城乡环境有效改善。与北控水务集团合作投资 7.5亿元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建设工程 62项,投资 1.64亿元,包括海天大道北工程,南车修造基地、旺旺华南生产基地项目的土地整理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等。完成“三旧”改造项目报批 47宗。实行铁腕治污,对纺织城污染、锅炉、电镀行业污染、畜禽养殖开展重点整治,清拆沧江禁养区 238家畜禽养殖场。加快中心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已建成,三期工程全面完成后污水处理总规模将达 15万吨 /日。城乡保洁日趋完善,建设垃圾屋 255间,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体系全覆盖。生态环境有效改善,2014年获“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社会民生持续发展。强化社会保障,新增就业 2300人,68553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8690人参加全征地养老保险。加强社会救助,发放低保家庭、优抚对象、老年人、残疾人等福利补贴 1500万元。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投入 400多万元开展革命老区后续跟踪帮扶和郁南县对口帮扶。农业保障扎实开展,种粮直补面积7915亩,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偿款 140多万元,完成 3663亩基本农田建设。推行健康档案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对 13所学校进行功能场室改造及教育教学设施配置,开办跃华中学小学部,连续两年获“佛山市学前教育先进镇”称号,并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验收。
行政效能有效加强。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进驻行政审批事项 176项,委托管理事项 30项,全年受理业务 6万多件。28个村(社区)行政服务中心受理和承办 38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对泰兴等 4个村(社区)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大楼优化改造,在中山等 17个村(社区)完成“市民之窗”系统安装,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监督机制不断深化,全年办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 40件,满意率 100%;受理纪检监察信访案件 92宗,办结 86宗,对造价 5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实施重点监控。
社会管理成效显著。全年受理信访案件 165宗,办结率 90%;未发生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创新以“行政处理”模式维护“出嫁女”合法权益,摘除河江村“信访问题重点村(居)整治”帽子。开展“两违”用地整治,遏制违法违规用地蔓延。对社会治安“六乱”现象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158次,在 22个村(社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筹建 16个业主委员会,新建荷城职工服务中心和凝爱家庭服务中心。制定《荷城街道村(居)委会财务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建设,全年通过平台交易农村集体资产项目 128宗,平均溢价7%。
【杨和镇】 杨和镇位于高明区腹地,辖有 3个社区、7个行政村,有 105个自然村,辖区面积 246.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5万亩,山林面积 18万亩,户籍人口 3.89万人。
2014年,杨和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6.86 亿元,增长 9.7%;固定资产投资 60.48亿元,增长14.5%;工商税收收入 5.51亿元,增长6%,其中国税收入 3.84亿元,增长14.3%,地税收入 1.67亿元,与上年持平。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年新引入项目 17个,合同投资额 14.29亿元;增资扩产项目 11个,总额 10.04亿元。引进项目加快落户,年内新动工项目 18个,同比增长 20%;新增投产项目 20个,增长12%。万和电气、韩丽家具、海纳川药业、住友电梯、川东热敏磁电等重点企业产值、税收增速超20%。企业上市实现新突破,海纳川药业、川东热敏磁电相继在“新三板”上市。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发明专利申请 76件,发明专利拥有量 42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3家。
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种粮综合直补和基本农田补贴资金约 800万元。推动农网改造项目 21宗,开展生态公益林林相改造 1339.5亩,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2528.51亩,加快推进杨和灌区工程和禄堂子围加固工程。新增区级农业龙头企业 3家,新增“菜篮子”基地 3家。重点项目推进顺利,福融八达水产公司投产,何氏水产智慧物流园区项目推进有序,高明粮油城新增海鲜食街等特色项目。
城镇建设不断升级。新杨梅小学建设提速,杨和中心幼儿园完成主体建设,城镇生活配套逐步完善。欧浦花城、雅居蓝湾等优质房地产项目相继建成发售,美的·皇朝白鹭湖森林生态旅游综合开发区项目完成总体规划。推进交通路网建设,荷杨大道延长线开展前期工作,三和路独岗段征地工作完成。加快装备制造业园区、豸岗片区工业园和对川片区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园区配套不断完善。皂幕山景区完成登山路径、山下客栈和旅游风情街等设施建设,配套环境逐步完善。
城镇环境有效改善。加大高明大道杨和段综合整治力度,提升城镇主干道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对杨和污水处理厂内外管网作管道清理修复,完成洞口村和吉庆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完成清泰村、对川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杨梅紫荆路夜市管理,开展杨梅河流域综合整治,推进第二阶段畜禽养殖污染整治,20家规模化养殖场得到规范整治,强拆 4家非法养殖场。打击违法排污行为,20多家高耗能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2014年获“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民生事业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完成扩面,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发放救济金额 400多万元,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完成 16户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建设 50个项目,完成井一、井二、平岭等自然村水改,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完成家庭服务中心和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开展 11项基本卫生服务,公共服务有效开展。保障食品安全,8家餐饮单位设置“阳光厨房”,4家餐饮单位成为“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矛盾纠纷 114件,成功调解 113件,成功率99.1%。加大平安创建力度,推进“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村居”等“平安细胞”工程,加大对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整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重点开展粉尘防爆等专项安全生产整治行动,完成事故隐患整改 621项。185家企业建立职业卫生“一企一档”,有效监控企业职业卫生。
政府效能建设加强。推广“市民之窗”网上审批,编制政府权责清单,打造阳光政务环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加强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管理,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全年完成 76宗交易,超过底价25.22%。优化财政开支,细化公有资产管理,压缩经费优化支出,保证重点项目建设和民生投入。接受人大和群众监督,试点成立 2个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 23个,办复率100%。
【明城镇】 明城镇地处高明区中部,辖区总面积 186平方公里,下辖 1个社区、11个行政村,有 150个村民小组,是革命“三谭”(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的故乡。户籍人口 4.69万人。
2014年,明城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87.65亿元,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 44.5亿元,增长 14.5%;国、地两税入库 3.57亿元;合同利用外资 236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102.42万美元;农业总产值 6.71亿元,增长4.1%。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全年引入项目 10个,合同投资额 29.98亿元。增资扩产项目 6个,合同投资额 7.4亿元。项目落实进度提速,年度投试产项目 6个,包括中旗新材料、中豹科技、新住意宅配家居等;在建项目 9个,合同投资 17.63亿元。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佛山中科院新材料产业园区中试基地引入 7家科技公司,陆地方舟完成总工程量80%,德方纳米完成改造升级,德健五金顺利投产。传统产业转型加速,贝斯特陶瓷、华兴玻璃、万华容威等骨干传统企业带动作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申请专利 172项,创国家和省级名牌 5个,25家企业进行技改。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泰康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举办首届“七夕岭南山稔文化节”,“高明区科普教育基地”挂牌,“三谭”展览馆成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农业不断发展壮大,金葵子和金禾乡农业分别增资完成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崇步现代农业园区引入田丰等 2个农业项目。
城镇环境不断改善。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市政建设,完成仙峰路Ⅱ标段工程雨污水管安装,完成城十路、城六路等路段升级改造。强化城市“八乱”整治和市场管理,大力治理工业污染,4家企业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3家陶瓷企业完成粉尘深化治理。推进“再造沧江”工程,落实河涌保洁制度,在天湖等 3个村试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清拆沧江两旁一批畜禽违章搭建。加强生态环境改造,完成 1200多亩生态公益林更新改造。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镇创建,茶地、大简通过省级卫生村验收。
民生事业持续发展。投入 1.29亿元用于社会保障、医疗福利、公共安全、“三农”和教育等民生事业,占全镇财政总支出33%。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学前教育普惠性覆盖率实现100%,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提高。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镇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对外开放。引入社会专业机构,建成家庭服务中心和职工服务中心。推动医疗服务向乡村延伸,明西和光明卫生服务站投入使用。城乡基础配套不断完善,完成路灯、村道、文化室、高标准农田、水利等 38项农村基础设施工程,推进 33个革命老区后续跟踪帮扶项目。落实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推动罗塘村水改等 12个农村基础项目建设,完成光明和明南片区 14公里市政供水主管网建设。
农村治理不断改善。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选取明阳北街村民小组为试点,研究制订土地股份制改革方案。推动农村经济组织建设,新增潭朗瓜菜、鹿禾辣椒、农丰顺南瓜 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江裕城池龟鳖经济合作社被评为“2014年佛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规范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成交金额 407万元,比交易底价高33%。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推进“平安村居”建设,提升农村治安防控水平,全年未发生重大影响的恶性案件、事故和群体性事件。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开展“八打八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完成 164家企业标准化评审工作。强化市场监管,推进“个转企”工作,11家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开展冷冻肉市场、乳猪制品、食品安全“三打两整治”、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行动,铺开农村集体聚餐管理,以龙尾村作为示范点逐步推广。
【更合镇】 更合镇位于高明区西部,总面积 348.91平方公里,下辖 3个社区、19个行政村,有 184个村民小组,是佛山唯一一个镇内村庄皆为革命老区的镇。户籍人口 6.26万人。
2014年,更合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73.67亿元,增长 8.9%;固定资产投资 53.13亿元,增长14.5%;税收总收入 3.62亿元,增长 13.88 %;镇本级收入 1.01亿元, 与上年持平。全镇供电量 5.73亿千瓦时,增长4.99%。
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和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建设,完成平塘、横村农业园区建设,鹏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成 3亩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和 5亩农业休闲观光、科普、社会实践基地。4个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生记鱼苗场被评为市级良种场。农业品牌逐步打响,合水粉葛申报为“广东省著名商标”,明丽蔬菜生产基地、合朝生猪养殖基地公司分别被评定为佛山市“菜篮子”基地、“菜篮子”培育基地,鸿丽蔬菜被评为佛山市农业龙头企业。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引入 8个优质项目,总投资 19.2亿元,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年度投试产项目 4个,在建项目 8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2家、民营科技企业 5家、省级工程中心 3个;省名牌产品 4个、省著名商标 7件;组建各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13个、企业技术中心 1个、省重点实验室 1个;专利申请 70件、授权专利 40件;申请市、区两级技术创新项目 17个。第三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深埗水等重点项目抓紧启动前期工作。
新型城镇化有序铺开。镇级职工服务中心、家庭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第二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进展顺利,利德丰旧改项目拆除旧厂房并完成开发设计方案,白石碧丽公园完成租赁手续及改造方案,接源街旧改项目完成安置房设计,行政中心控规修编通过专家评审论证,更合中心小学增建教学楼项目动工。完成小洞工业园区红狮陶瓷修坡抢险工程、合塘路侧排水涵工程、合瑶路人行道工程、修筑富域新材料公司便道工程,完成江罗高速高明段补征地工作。
革命老区建设深入推进。申报村集体建设项目 51个,涵盖水利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造、道路建设、文化设施建设、自来水改造等多个领域,其中完工项目 33个。对 55间危房进行改造,39间通过验收。38宗民生水利项目开展前期设计,部分工程已经进入施工阶段。推行农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选取洞心村为旧村改造示范点,8大项目建设已完成 6个。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扎实推进教育提升工程,更合中学各项中考指标居全区普通中学第一。完成计生目标任务,组织 825对计划怀孕夫妇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项目检查,为 2108名育龄妇女做免费生殖健康检查。文化服务有效推进,开展 8次大型文化活动,完成创建 2家 500人以上综合文化室,开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举办镇第七届村际篮球赛,放映公益数字电影 228场、广场电影 50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关闭镇内污染严重企业 2间,督促 4家企业完成锅炉整改,完成沧江及更楼河沿岸禁养区内 53间养殖场清拆,推进 4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惠民政策落实到位。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度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9%,领取待遇 9100人,“新农保”2700多人申请办理“新农保”一次性补缴;全年发放低保金 574.2万元,支出助医助困助学等各项社会救济54.9万元,发放老龄津贴 292.8万元,发放残疾人居家护理补贴和生活津贴 298.3万元;针对 196名优抚对象建立医疗救助、医疗减免、住院费按比例报销、大病救助“四位一体”医疗保障制度,将年满 60周岁、无儿无女的孤老人员全部纳入五保户;改善合水敬老院设施,对 17户残疾人居家环境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
【西江新城】 西江新城位于高明区东部,紧靠西江,北依广明高速,规划总面积 20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25万~ 30万人,是高明区未来城市核心。西江新城核心启动区是新城首期开发建设区域,地处新城东南部,于 2012年启动建设,市政配套主要包括“一园一廊两中心九干道”,即一个城市公园(明湖公园)、一条绿色走廊(丽江水廊)、两个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以及丽江路、明湖南路、滨湖路等 9条市政道路。
城市配套不断完善。有建设工程 48项,总投资约 1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 12个,竣工 28个,完成投资约 2.5亿元。核心区一期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其中明湖艺术公园对外开放,并进行规范化管理;体育中心成功承办第八届佛山市运动会。核心区二期项目完成项目建设投资方招标,部分项目开展设计招标工作。多条市政道路建设成型,荷富大道扩建工程东侧完工,西侧工程推进顺利。新开通的 533公交线路 10个公交站亭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新增 3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建设完工。
生态环境不断提升。丽江水廊完成建设及绿化提升,智湖完工并投入使用,跃华路至西江大道段(东段)动工建设,沿江路改造(秀丽路—东湖路段)Ⅱ标段沥青铺设完成工程量约90%。加快荷富大道西侧、怡乐路、大德路北延线约 8.5公里管网工程建设,提升核心启动区污水收纳能力。富湾引排水渠工程Ⅱ标段及Ⅳ标段 5.3公里河道提升工作完成。君御海城、美的西海岸、丽日名都、江滨香格里、东湖洲等高端商住项目销售和建设持续稳定,入住居民不断增加。
重点产业项目推进顺利。注重产城人融合发展,加大产业招商力度,累计引入 13个高品质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额 123亿元。加快项目落实进度,至年末累计完成投资 38.5亿元。其中,佛山君御西江国际游艇展示中心开展土地平整等基础工程施工;勤天汇广场首期风情商业街对外销售;高明农商银行西江支行、南粤银行高明首个网点正式进驻。
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多元化融资途径,深化和中铁的合作,扩大合作协同效应。与中铁确定核心区二期“一湖两桥七干道”的建设项目,累计总投资超 31亿元,并已陆续启动建设。加强银政对接,为工程项目建设注入资金后劲,全年新增银行到位贷款资金 2.8亿元。
市政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实现公建设施养护市场化,通过强化考核监督,促进秀丽河堤围公园、明湖公园、丽江水廊进行常态化管理。推行数字化管理,运用数字城管系统对城市“八乱”现象等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快速处理,全面提升辖区整洁度、美观度,全年处理数字城管案件 3818宗。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制订《高明西江“智慧新城”与地下三维辅助决策系统建设方案》
(陈志芬)
附:2014年高明区党政主要领导名单
书 记:谭伟平
副书记:黄棋泰 罗 雄
常 委:赖剑文 赵灿华 陈新文 苏 宇
宗纪昌 林艳红
曾文斌(任至 10月) 温俊勇
黄敬军(10月任职)
区 长:黄棋泰
副区长:赖剑文 严 冰(任至 5月)
余明开 梁恩球
刘志刚(任至7月) 黄志明
苏年福(5月任职)
麦兆雄(7月任职)
吴永合(3月挂职)
政务委员:谢志强 李杰铿 谭应佳 江 苏
区政府党组成员:张明生 臧继炎
现任高明区党政主要领导名单
书 记:谭伟平
副书记:黄棋泰 罗 雄
常 委:苏 宇 赖剑文 赵灿华 陈新文
宗纪昌 林艳红 温俊勇 黄敬军
区 长:黄棋泰
副区长:赖剑文 余明开 黄志明 苏年福
麦兆雄 徐 舟
练凌东(挂职) 陆 智(挂职)
政务委员:谢志强 李杰铿 谭应佳 江 苏
区政府党组成员:臧继炎
(2015年 7月高明区供稿)